“墨家可有證據?”這一刻不禁佛家豁然變色,就連諸子百家都為之震動,當中質問墨頓。
“當然地理一脈的探索隊已經從極北之地歸來,從那裏帶來一個驚人的發現,那就是極北之地出現了極晝和極夜,每隔半年的時間,極北之地永不落日,另外半年,極北之地永無白晝。”墨頓朗聲道。
“那能說明了什麼?”顏師古忍不住皺眉問道。
“那說明陰陽對立,在最南方的極南之地,定然也會有一個地方半年極夜,半年極晝。
墨頓沒有回答,卻聽到一個聲音響徹整個紫禁之巔。
“魏王李泰!”百家眾人心中一凜,頓時明白這個聲音是魏王李泰。
隨著李泰的話音一落,一個巨大的圓球從紫禁之巔緩緩落下,隨即一道光柱打在了圓球。
“如果以光柱當成太陽,圓球比作大地,理論上所有的地方都應該是半天白晝變天黑夜,很顯然太陽是在移動的,隨即光熱發生轉變出現了春夏秋冬,夏季晝長夜短,冬季晝短夜長,而隨著位置相北移動,極北之地出現了夏季極晝,冬季極夜,而極南之地恰恰相反。”
而隨著李泰的解說,隨著光柱和圓球未知的位置的變化,果然圓球的兩個頂端出現了極晝和極夜現象。紫禁之巔中,所有人的三觀簡直是粉碎,他們原本是來參加墨家子和玄奘的辯論,卻沒有想到墨家子的唯物論竟然引來了地理一脈的助力,拋出了如此驚世駭俗的觀點。
“既然是圓球,那我們夜晚睡覺的時候為什麼掉下去!”一個長安百姓忍不住提問道。
“萬有引力實驗!”沒有等墨家子回答,已經有人給出了答案。
眾人這才明白所謂的大地是圓的並非虛妄,墨家早已經破解了部分奧妙,已經為大地是圓的增加了有利的輔證。
“玄奘大師,根據大唐西域記記載,天竺之地四季炎熱,其最南端領土,夏季太陽在北方有月餘之日,出現在北方,屋影朝南,不知可否有此事。”墨頓此刻出言詢問道。
“太陽出現在北方!屋影朝南。”所有人都不禁一愣,豁然看向玄奘大師。
玄奘臉色一變,然而出家人不打誑語,最後還是如實道:“墨大人見識淵博,貧僧佩服,在天竺之地的確是有一段時間,太陽出現在北方,屋影朝南。
而此刻顏師古更是激動道:“如此說來,天竺的位置類似於百越之地,史記記載,秦始皇派遣五十萬大軍南征百越,而百越之地就是影朝南之地,史家原本以為是記載有誤,卻沒有想到竟然是真的確有此事。”
“極晝極夜,屋影朝南!萬有引力,一個又一個有利的證據證明大地是圓形。”
紫禁之巔中,所有人都漸漸被動搖,如果大地的圓的,那豈不是直接眾人所有的認知全部粉碎,那所謂的仙佛神魔的傳說全部都摧毀。
“而且太陽是圓的,月亮是圓的,而大地為什麼不能是圓的。”墨頓再次反問道。
隨著墨頓話音一落,有一個代表月亮的小型的圓球垂下,橫在光柱和地球之間,月球微微帶著一點反光,極為形象。
“當黑夜降臨,當月亮轉到正對大地的時候,我們看到是滿月,側麵對大地的時候,乃是半月,背對著大地的時候乃是無月。”隨著魏王李泰的解說,日地月完美的解釋了月亮盈虧的現象。
“嘶!”
頓時所有人不禁又多信了幾分。
“除此之外,當日地月連成一線之時,那就是天空出現月食之日,而日月地連成一線的時候,則出現在日食。”
當李泰再一次成功演繹日食和月食,大地是圓行的理念已經征服了紫禁之巔,哪怕再崇信宗教之人恐怕也挑不出任何錯誤來。
尤其是佛家,玄奘大師親口承認天竺屋影朝南,更是為大地是圓形增添了有力的佐證。
“大地乃是集日月之精華,天地之中心,日月皆圍繞其轉,豈不是正合人乃萬物之靈的至理。”玄奘大師強行為佛家洗白道。
誰知李泰的聲音再起道:“太陽可以照耀整個大地,很顯然太陽比大地大,日食時,大地的投影可以籠罩整個月亮,而日食時候,月亮的投影卻僅僅數百裏,可見大地要比月亮大,按照墨家萬有引力的遠離,質量越大的物品萬引有力越大,恐怕最後的真相則是墨家太陽最大,地月皆圍繞著太陽轉的同時,月亮圍繞再圍繞大地轉,這就是地理一脈的最新發現,太陽中心說。”
“不可能?如果大地在轉動,為何我們感覺不到,為何我們能夠看到太陽月亮東升西落。”一個僧人依舊不願意接受道。
“此乃參照物的原理,就像是我們乘坐長安號,明明是長安號在奔跑,而我們的眼睛卻看到樹木在倒退。”墨頓朗聲,用最通俗的話為眾人解說。
“原來如此!”這一刻眾人豁然大悟。
百家眾人心思連連,他們沒有想到看似無關的墨家和地理一脈竟然如此相互映證,相互成就,地理一脈利用墨學,成功發現了太陽中心說,而墨家則利用太陽中心說,創造出《唯物論》,這一刻,任誰也掩蓋不了墨家和地理一脈的光輝,而佛家徹底淪為背景。
此戰,唯識論徹底被壓製,佛家慘敗。
。您提供大神將臣一怒的墨唐同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