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木之精華,生於厚土,醞於金石,釀成水行,燎引火種。”
“成五行之根,得自然之體,實為大道之形。”
“然酒性虛,故以醞釀之法,煨之以實。”
離塵的耳邊傳來曲歡伯虛無縹緲的聲音。
不知不覺間,體內的真氣就開始劇烈蒸騰,正如曲歡伯所言,酒性虛,真氣還能繼續凝實。
此時妙法傳入耳中,離塵的體內好似忽然生了把火,泛出滾滾熱量。
真氣流轉全身,愈發蒸騰,但在鼻尖一引,又入體內,逐漸凝成實質。
如此往複循環,真氣就像酒水經過了一蒸一釀,變得更加醇厚綿長。
在法相之中,曲歡伯立於酒湖之上,微微點了點頭。
隻是傳授一次,此子便能使真氣‘一蒸一釀’,資質當是自己平生僅見。
就在一蒸一釀之後,離塵身上的真氣一攏,頓時再一次蒸騰白霧,隻是這一次比剛才還要濃鬱許多。
順著鼻息又一次引入體內。
曲歡伯啞然失色:“兩蒸兩釀!”
“不行,不行,我必須得把他拉到癡人穀……”
離塵此時一門心思流轉真氣,《酒神篇》得醞釀之法,竟是歡快了許多。
【《酒神篇》吞吐酒氣,激活‘酒後吐真言’。】
離塵心神遁入小黑屋中。
緊接著全篇經文開始快速變化,猶如抽絲剝繭,化繁為簡。
經上文字相互碰撞,合作一處,流光四溢,精彩絕倫。
轉眼間全篇竟少了許多,頗有微言大義之感。
可‘一蒸一釀’,真氣從鼻息引入丹田後,卻還沒停下的意思,《酒神篇》依舊在變幻文字。
真氣流轉猶有進意,隻是略一沉醉,便立時又是一個周天。
兩蒸兩釀!
離塵隻覺自身如火爐,真氣若火上沸水,經過兩次蒸釀,化虛為實,再從鼻息入體,綿綿之意不絕。
如此……三蒸三釀!
曲歡伯都看呆了:他真的是第一次修煉此法?
《醞釀之法》是癡人穀酒道傳承,淵源極深。
世上傳說曾有八仙得道,於人間時刻,留下一言:癡不成,道不立。
正與儒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不謀而合。
於是便有了世間第一隱派——癡人穀說夢樓。
入癡問道,成癡證道。
凡門人必以自身所好入道,以擅者入迷,迷者成癡,癡人證道。
故癡不成,道不立。
曲歡伯正是癡人穀中酒癡一脈,門下弟子多有天賦者,然仍不能望其項背。
醞釀之術與內體真氣相關,真氣酒性越強,蒸釀的次數便可越多。
曲歡伯為酒癡之首,初次修行時也不過才三蒸三釀。
要知道他修煉的可是酒癡一脈的傳承《醉八仙》,真氣自成酒性。
可麵前這小子卻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南疆殺生寺弟子。
殺生寺不是飲血修煉嗎?怎麼真氣酒性也這麼強?
正在他懷疑人生的時候,離塵身上的真氣依舊沒有停止,酒霧纏成一線,立時便又被他吞吐入懷。
曲歡伯:我已經麻木了,酒品如人品,酒品如人品……
……
如此及至八蒸八釀。
真氣終於如成溫香軟玉,定在丹田之中無比凝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