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無邊和尚的回應,乃是出自《大佛頂首愣嚴經》的典故。
佛陀認為人食畜生不過是在冤冤相報,流轉生死,最終必會舍身償命,沉淪苦海。
果然等他話音剛落,周圍的僧人便開始大加稱讚。
“不愧是慈恩佛子,這麼快就能引據經典。”
有了無邊和尚的開篇,身側的光明佛子業慧和尚也自然不甘落後,當下也宣了一聲佛號,朗聲道:
“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
豬羊炕上坐,六親鍋裏煮。
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眾人來賀喜,我看真是苦!”
眾僧聞言具都雙手合十,連道‘罪過罪過’。
離塵卻微微點頭,其實光明佛子所說的這篇打油詩也同樣引據經典。
乃是出自五百年前‘確偏寺’高僧‘誌公和尚’之口。
這位誌公和尚可不得了,他修行達到問道之境,有五眼六通,明因果,知來回。
一日,有個富貴人家辦喜事,大擺延席,就請誌公和尚去念經。
結果這誌公和尚一進門,便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
這一家子老少,身上因果輪回好個糾結,於是便有了這首打油詩。
‘孫子娶祖母’,是指這家的祖母臨終之前,卻放不下他的寶貝孫子,沒能看孫子成家立業,滿心遺憾。
於是死後去了地府,心事重重,便被閻王爺說:“既然你這麼寵愛你的孫子,那你下一世就做他的妻子,好生照顧她。”
於是老太太就轉世,成為了今世孫子的妻子。
‘豬羊炕上坐,六親鍋裏煮’,是指主人家以前是專做牛羊生意的。
以前被宰殺的牛羊這輩子投生為人,反而成了坐上賓。
而以前愛吃牛羊肉的六親,反而托生成為牛羊,被人宰殺還債。
‘女吃母之肉’,是指隔壁桌上一女子,正捧著豬蹄吃的津津有味,沒想到竟是她母親的轉世。
‘子打父皮鼓’,誌公和尚又看看那些奏音樂的,打鑼鼓、吹喇叭、吹笛子,好不熱鬧!
有個人用力地打鼓,鼓是驢皮造的,而這驢竟然是他前世的父親啊!
這當兒,“眾人來賀喜”,大家都以為這是喜慶之日,但誌公和尚隻是歎息:“我說真是苦!”其實是人以苦為樂呀!
這首打油詩雖說看上去簡單,卻是道盡了因果輪回之苦。m.X520xs.Com
所以剛才光明佛子吟完之後,眾僧皆念‘罪過罪過’。
由此可見,光明佛子和慈恩佛子所講的,都是殺生因果,輪回往複。
殺生之害,在於因果,在於輪回。
可是離塵卻是一笑置之,這兩個故事就算是有輪回之說,也多半摻雜了不少虛構的成分。
意在警示眾生,殺生食肉之苦。
大雷音寺、大慈恩寺、大光明寺,三大顯寺並列。
既然慈恩佛子和光明佛子相繼出來,那麼雷音佛子便沒有不出來的道理。
更何況那道法旨上,‘殺生’的題目,還是出自他之手。
雷音佛子嘴角一彎,既不打禪禮,也不拿法器,龍行虎步走到最前頭,連佛號也沒有宣,便朗聲道:“鸚鵡吞寶珠,沙門擔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