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你說什麼就是什麼(1 / 2)

兩人高高興興的把東西搬回家,然後溫巧芸在前麵牽牛,張富貴在後麵扶著牛車,半抬半拉的,跟大青牛一起把牛車也弄回去了。m.X520xs.Com

至於村裏那些人的議論,很抱歉,誰也沒有被影響到。

溫巧芸是習慣了,張富貴是全然不在意。

“丫頭,你休息一會兒再做飯,我去山上找幾棵合適的樹回來,在豬圈旁邊再搭個牛棚。”

溫巧芸:“那你小心些。”

要說溫巧芸這後院可不小,占地麵積比幾間屋子加起來還要大個兩三倍呢,豬圈雞圈兔舍都在後院,現在加上一個牛棚,也一點不擁擠。

當然前院也不小,院牆又高,地上鋪著青石板,就像練武場一樣。

張富貴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前麵院子裏打打拳練練武,足夠高的圍牆也不會讓他成為明月村的稀罕物。

多好。

等張富貴上山後,溫巧芸把兩斤山獐子腿拿出來,切成小塊用清水泡上,這是最簡單的去血水的辦法之一,然後開始準備配料。

野味比家養的豬肉更緊實,腥味也更重,溫巧芸自問沒那個手藝能夠燉出好喝的清湯來,所以準備了幹辣椒和不少的薑蒜花椒,準備燉一鍋紅湯樟子肉。

這隻獐子連皮帶肉,一共賣了十兩銀子,還不包括他們帶回來了半條腿,大概有兩斤左右。

而買大青牛用的是家裏的錢,所以溫巧芸就買了三十斤精米回來,今天中午準備做精米飯。

要說起家裏的積蓄,其實不少。

最早之前她就攢了三十兩買漢子的銀子;張富貴打獵,陸陸續續又攢了五六兩;後來賣掉的石斛,一百兩,用了幾兩,張富貴又隻帶走了十兩,加上今天十兩。

這麼算下來,一百四十兩,足夠一個五口之家生活十幾年了。

而且還不算這段時間,溫巧芸時不時的把家裏吃不完的雞蛋,魚,兔子野雞,也拿去鎮上換了錢。

賣東西換的錢,就用來日常買點豬肉和家裏沒有的幹貨等開銷,完全夠了,甚至還用不完。

至於張富貴的賣身契隻花了十兩,大青牛二十兩,也還有足足一百一十兩現銀在手裏呢。

所以明月村那些人的暗中猜測,其實也沒毛病,溫巧芸的身家的確不少,即便算不上村裏的首富,但可以隨意支配的銀錢,絕對是最多的。

因為人家可能是一大家子十來口人,好多年才省吃儉用的攢了百十來兩,卻都是掌握在老人手裏的,而且還要給晚輩交兵役徭役人頭稅等。

反之溫家,就倆人,張富貴年紀還沒到,兵役徭役的也就二三十兩,人頭稅兩人一年也就一百來個銅板而已,這樣算下來,每個人的平均財產,溫巧芸張富貴絕對是村裏最多的。

當然,這些事情也就他們自己心裏清楚,沒必要大聲嚷嚷出來。

所謂懷璧其罪,悶聲發大財什麼的,溫巧芸還是懂的。

溫巧芸想著家裏的錢,就覺得高興,連做飯的動作都輕快了不少。

除了燉野味,還炒了一盆豆角,今天她高興,米飯裏麵什麼都沒加,就純粹的精米飯,以往每年收割稻穀的時候才舍得吃上一兩頓,現在總算可以實現精米自由了。

溫巧芸做米飯不是直接加水煮,而是先用水把米飯煮到七分熟,再過濾,米湯單獨放到一邊,然後把濾了水分米飯倒進墊了紗布的小蒸籠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