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澇的消息必定不能經由他們的口傳出去,剛才在準備食物的時候,朱文旭就已經叮囑過三人,在他們離開明月村之後,就會將自己偽裝起來。
這些人出門在外,自然不會像朱文旭這般,什麼能夠代表身份地位的東西都沒帶,他們手上都有證明身份的令牌。
不管是太子親衛的令牌,還是宮中侍衛的令牌,總歸是有一個的。
這些東西或許沒什麼實權,但能做的事情卻不少,而朱文旭的要求,是讓他們一路走一路通知其他人,將可能出現洪災的事情告知下去,讓大家提前做好防範。
這第一站,自然是烏慶鎮。
他們會將詳細告訴澤豐,由澤豐散布消息,而他們則是飛快的趕往下一個地方。
澤豐在將消息散布之後,也不會做多停留,也會趕往別的地方,通知其他人,其他人也一樣。
誰也不知道這個不久之後的大澇,究竟是多久之後,他們隻能將消息傳到每一個縣城,每一個路過的鎮上,甚至盡可能的傳到每一個村子。
他們隻能以身份朝著每一個地方的官員施加壓力,讓他們即便不相信,但是為了自己的烏紗帽,為了自己的腦袋,也不得不聽從。
倒是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會無比相信這件事。
大災大旱並不常見,甚至可能上百年才會出現一次,而有些活得比較久的老人,會從自己的祖輩那裏聽到流傳下來的隻言片語。
而這些記憶,在聽到現下的傳言之後,就會複蘇,就會告訴其他半信半疑,甚至是完全不相信的年輕人。
不管怎說,在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即便現在炎熱的天氣,就好像要將大地烤幹,也依舊有人在盡可能的往山上走。
明月村也不例外,不過他們在鎮上的消息傳過來之後,第一次時間並不是恐慌或是著急搬家,而是一窩蜂的找到了溫家。
最後溫巧芸和朱文旭提議,他們一起遷移到了墳山後麵的那座山上。WwW.com
因為隻有這裏的樹木相對稀少一些,地勢也相對平緩一些。
女人和老人孩子整理山林,男人先把村裏的糧食和水全部搬上來,然後大家一起砍樹,搭幾個簡單的棚子。
若真的下大雨,他們必須要有一個躲雨的地方才行,還有那些糧食也不能淋雨,還要搜集一定的柴火,在下雨天的時候做飯。
如此一忙,又是五六天,棚子搭了五六個,村裏兩百多人挨挨擠擠的也能待得下。
可是天氣依舊還是那麼炎熱,反而因為一直幹活,水源還在大量的消耗,眼看著已經所剩無幾。
人群中已經開始出現不和諧的聲音。
應該說,這種不和諧的聲音越發嚴重,甚至還有人懷疑是不是估計放消息糊弄百姓的。
而唯一一直堅持幹活,完全沒有偷懶的,也就朱文旭一個人了。
他在遠離其他人的地方,單獨做了一個可以容納他們兩個人的小木屋,還從老屋那邊搬來了他之前睡過的床板,和兩床被子。
床板下麵墊了石頭,足夠他們吃半個月的糧食也放在床板上,角落是一堆木柴,木屋門口處用石頭呈三角擺著,中間燒火,上麵放陶罐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