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站著的烤乳豬(1 / 2)

“大勇,你有什麼想吃的沒有,哥帶你去吃!”

李天行躺在床上百無聊賴的說道。

“天哥,我昨天聽了一個故事!”

“故事?”

李天行有些詫異,萬大勇這是弄的哪出。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一戶人家院子裏突然起了火,火勢凶猛,必必剝剝,很快就烈焰衝天,把院子裏的東西都燒光了。這時宅院的主人匆匆趕回家,隻見一片廢墟,驚得目瞪口呆。忽然一陣香味撲鼻而來。主人循著香味找去,發現原來是從一隻燒焦的小豬身上發出來的。主人看那小豬另一麵,皮烤得紅樸樸的。他嚐了又嚐,味道很好。院子燒掉了,他很傷心,但卻為發明了吃豬肉的新方法而欣慰。!”

說到這萬大勇看著李天行嘿嘿的笑著。

這個故事講的李天行是目瞪口呆,不愧是優秀的吃貨。

遙想上次兩個人一起去吃烤乳豬還是上一次去香江拍賣間歇吃自助吃的烤乳豬呢,看來萬大勇是那個時候就惦記上了,行,兄弟的心願必須滿足。

去吃烤乳豬當然得選有名的,問了一下旅店的服務員,最後定下了羊城酒家。

羊城酒家是廣東的老字號酒家了,雖然聽旅店的服務員說上這吃飯的人很多,但是到了現場,李天行才知道人多具體是什麼意思。

大清早直接門口排了大隊,人頭攢動,足足有30米長。

“天哥,這也太誇張了吧,怎麼這麼多人!”

前麵一個很明顯是本地人的老伯回頭看了他們一眼。

笑著說道:

“靚仔,今天這還是人少的時候了,周末人比這多多了!”

看著前麵這個大爺很愛說話,萬大勇不由得好奇的問了一句。

“大爺,我看最前麵那個人舉著教員的畫像,這是為什麼?”

教員文化在華夏深入人心,在八十年代到處可見,但是飯店門口沒事舉著教員畫像的倒是第一次見。

大爺看了一眼萬大勇,傲然一笑:

“靚仔,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因為這裏吃飯等待的人太多,開門食客蜂擁而入,經常有人擠掉拖鞋,羊城酒家因此準備了一個人專門撿拖鞋。後來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就讓一個員工拿著教員的畫像在門口等著,門打開後,員工舉著畫像前麵領路,客人看見教員的畫像在前不好超越,隻好放慢腳步,跟著服務員往裏走!”

幾個人相顧駭然,實在是太誇張了。

“靚仔,你們這是要來吃早茶嗎?”

“大爺,我們要來吃烤乳豬!”

“靚仔,真是會吃,烤乳豬可是道華夏傳統名菜,周朝的時候叫“炮豚”,南北朝時期的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對烤乳豬的描述是這樣的:“色同琥珀,又類真金,入口則消,壯若淩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也。近代以降,這道菜在廣府和香港發揚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