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曹爽立刻答複道。
傳達消息也不用專門派人,大將軍長史令狐愚是秦亮的親戚,曹爽知道他倆關係不錯。直接叫令狐愚,遇到秦亮的時候帶話便可。
……八月二十一的朝會之前,秦亮在太極殿庭院裏,遇到了表叔令狐愚。從令狐愚口中,秦亮知道了大將軍要他去做西線參軍的事。
如果不是令狐愚叫他去做參軍,秦亮還不知道、曹爽府已經在謀劃伐蜀。
校事府對內的臥底人員,秦亮幾乎沒有任何改變,主要是考慮朝廷諸公的感受,透明一點也好、大家都有安全感。而且校事府在各府邸都有臥底,唯獨在曹爽府沒有。
所以對於大將軍府發生的事,秦亮這個大將軍掾屬出身的人、反而消息不太靈通,主要是靠親戚令狐愚和媒人陳安。
其中陳安很少參與軍機。不知道令狐愚是否參與謀劃,反正之前令狐愚沒有談過伐蜀之事、可能因為叔侄見麵總在皇宮場合的緣故。
秦亮沉默了一會兒,開口沉聲道:“大將軍若是叫我去做謀士,我會勸阻他伐蜀。”
令狐愚立刻問道:“為何?”
秦亮環視了一眼空曠寬闊的庭院廣場,低聲道:“如此倉促,大將軍充分了解西線的情況嗎?蜀軍一直以來兵力都不多,若真是那麼好打,蜀國那點地盤耗都耗死了。
想對付蜀國,須得從長計議。目的要單純,就是要滅國、就是要統一九州,而不是什麼複雜又決心不大的企圖。否則以西線這種地形艱難的戰場,魏軍幾乎必遇挫折,決心不強一遇挫折就容易退縮,還不如不打。”
令狐愚緩緩點頭道:“仲明說的好像挺有道理。”
秦亮又小聲道:“以前孫將軍做大將軍長史時,與大將軍不太合得來。表叔做長史,倒與大將軍相善,表叔應該勸勸大將軍,叫他多想一下。”
令狐愚道:“我找機會,再勸勸。”
倆人小聲談論了一會,見時間差不多了,很多大臣都進了東堂。他們也停止了談話,一起往東堂大門走去。
在殿堂裏沒呆多久,司馬家的幾個人也從大門走了進來。司馬師又一次專門向秦亮拱手,秦亮也回禮揖拜。
這次朝會,主要談的是司馬懿整頓兵馬、調兵遣將,準備南下皖城。皇帝曹芳照著一份簡牘宣讀內容,大意是皇帝要親自送司馬懿出征。
因為此事幾個月前就在商議,秦亮早就知道,所以也沒怎麼注意。他有點走神,心裏猶自琢磨著剛得知的伐蜀策劃。
前世他沒有專攻曆史,隻記得一些大概的情況,想不起有曹爽伐蜀的事件。但稍微一尋思,他便知伐蜀應該沒有成功,否則還有鍾會鄧艾什麼事?
何況秦亮自己尋思,也覺得這事很玄、估計結果很難改變,大概理由已給表叔令狐愚說了。.伍2⓪.С○м҈
秦亮並不會召喚神兵,臨時叫他去參謀、能起到什麼作用?最主要的是,這回叫他去、又是做佐官謀士,能發揮的空間也不大,有招多半也使不出來。
當初在淮南的情況不一樣,孫禮多會做人。
以前王淩與滿寵在淮南,一個做刺史、一個做都督,經常發生齟齬,有時候王淩想調兵調不成,相互掣肘。但孫禮與王淩配合得相當好,芍陂之役時,王淩為了讓孫禮安心頂在前麵,把長子王廣都送到了孫禮軍中。
且孫禮對下也足夠信任,對秦亮不說言聽計從,但有道理的謀劃都會認真采納,秦亮在孫禮麾下、當時屬於主導方略的首席謀士。這才使得秦亮以一個小小的兵曹從事,在淮南也幹成了事。
而曹爽那邊的情況,秦亮想想就頭大。什麼丁謐之徒在秦亮心裏、就是個專出餿主意的狗頭軍師,還有鄧颺何晏等人,秦亮也不太喜歡,看神情舉止、秦亮不禁會想起後世某些吃不完穿不完的明星。唯獨大司農桓範,雖然其貌不揚、私德不行,且與秦亮有過舊怨,但秦亮覺得這個人至少頭腦很清醒;秦亮與他的關係依舊很差,相互看不順眼,不容易在一起合作。
恐怕到時候秦亮的主要精力、不是在戰場上,卻是在內部鬥|爭上。自己沒有兵權,幹謀士的活計就是這樣,沒有決策權,事情成廢、很大程度上還是要看決策者。
於是秦亮心道:還是要設法勸阻曹爽,如果勸不住,可以考慮婉拒。
。您提供大神大魏芳華的秦亮呂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