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草船借箭(1 / 2)

從居巢到東關,魏吳兩軍相距、大概也就三十裏。

但魏軍大量人馬到達居巢之後,差不多已有半月之久,竟仍未出動!因為離得太近,雙方的斥候遊騎經常遇見,小規模戰鬥的次數、倒是數不清了。

倚靠著群山(含山)西麓的東關關城上,大將軍諸葛恪還坐得住,反倒是年齡更大的丁奉走來走去、一副焦躁不安的樣子。

諸葛恪終於忍受不住,開口道:“承淵在我眼前轉來轉去,快把我轉昏了!旁邊有繩床。”

丁奉歎了口氣,終於在繩床上坐下,沉吟道:“吾等選的地勢、是否太過分,或許秦亮不來了?”

此言一出,剛剛還神情凝重的諸將不禁莞爾。原來丁奉是生怕錯過了打敗秦亮的機會!

部將道:“敵聞大將軍、丁將軍威名,見勢必遁走也!”

這恭維話也太糙了,即便被同僚詬病好大喜功的諸葛恪,也覺得沒那麼誇張,靠名字能嚇住秦亮?畢竟那秦亮的威名,比起之前打贏了東關之役的諸葛恪、似乎還要大一點點。WwW.com

連剛才還在急不可耐的丁奉也道:“秦仲明聚集那麼多人,不打一仗就走,在魏國朝內說不過去罷?”

諸葛恪點頭道:“既然如此,承淵便再等等。”

丁奉雖然這麼說,但他必定還是擔心敵軍不來,否則不會那麼急躁。

這時丁奉歎了一聲道:“我軍馬兵少,每日在前方這麼追逐,著實可惜。”

諸葛恪知道丁奉的心思細,聽到這句話,再次確認了自己的看法。

果然丁奉又沉吟道:“我們明擺著守株待兔。如吾是魏軍主將,便采用長期對峙的做法,不會急著來攻。”

諸葛恪不置可否,因為丁奉之言、不無道理。大軍對峙徒費糧草,但對雙方都是一樣的。若非魏軍大軍進逼東關,諸葛恪現在早就南下濡須水、羨溪流域屯田去了。

諸葛恪想了想道:“東興堤北邊的那些鐵鏈作用有限,河上主要還是靠那些鐵錐;船過不來,人便過不來。但秦仲明畢竟是名將,何況北來的敵軍是順流,我們的防禦不一定攔他得住。”

丁奉道:“即便攔不住,在這附近任何地方大戰,也對我們十分有利!”他說罷觀望著關城外的景象。

諸葛恪以為然,輕輕點了一下頭。

丁奉之所以心急,便是因為此戰的地形複雜狹窄,吳軍勝算很大。眼看著煮熟的鴨子就在麵前,卻可能要飛,換誰也急!

但大戰就是這樣,便宜占盡的時候,對手可以選擇不打。不打也比戰敗要好,這種事沒有辦法。

眾將在關城上呆了一會,這時陽光斜射,光線漸漸黯淡了。大夥向西看去,濡須水兩岸一片平坦,天邊隱約可見的黑影、正是七寶山所在山脈,太陽快要下山了。

於是諸葛恪起身,帶著丁奉等人下了城樓,返回軍營。

三年前的東關之役,吳國援軍是從南邊徐塘那邊趕來的。但今年吳軍早有準備,主力近十萬大多都在群山南麓,軍營便占了一大片地方,因為東關隻是座小關城、不可能容納那麼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