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重要的事(2 / 2)

秦亮道:“太仆。”

公淵差點沒笑出來,好像強忍了一下、才鄭重其事地說道:“這個官位,挺適合泰初。”

太仆是管皇帝輿馬儀仗的官,屬於九卿之一。權力上的重要性、雖然不如尚書右仆射,畢竟一個管馬,一個管人;但太仆的地位比尚書仆射高,尊榮不輸,可不是什麼弼馬溫之類的官,公淵不必那個反應的。

秦亮循著話題道:“吏部尚書空缺,尚書右仆射便不能空著了,讓大將軍長史辛敞、接任夏侯玄的職位罷。”

公淵點頭道:“辛毗做過九卿,因為得罪孫資劉放,才未以三公之位仕終,以辛敞典選舉,無甚不妥。”

秦亮接著說道:“尚書左仆射就讓王經來做。雖然王經當過邊郡太守,又做涼州刺史,但他不太適合領兵,不如調回洛陽任職。涼州刺史叫文欽去接任。”

王經之前在戰場上的表現,確實有點坑。秦亮早就想讓他回來了,這次正好著手。

公淵轉頭看了秦亮一眼,但未提出不同的意見。秦亮也不知公淵在想什麼,等了一會,便繼續把人事調整都說了出來。

文欽去做涼州刺史,又空出來了幽州刺史,秦亮則提名玄菟郡守王頎,表字是孔碩那人。孔碩蛋大之類的字,確實少見,所以秦亮有印象。

王頎雖然曾經跟著毌丘儉起兵謀反,但當時毌丘儉是他的直屬上司,他幾乎沒有選擇。王頎那樣的身份、如果學習諸葛誕逃回洛陽,定會被人看作背主求榮之人,況且王頎當時在洛陽也找不到大樹。

毌丘儉起兵是因為忠心於明皇帝、曹芳個人,但現在毌丘儉已經死了。當時主張向秦亮投降的人就是王頎,秦亮放過了他,說是不殺之恩、並不為過,後來在幽州相處了一段日子,覺得王頎為人還可以。如今秦亮再提拔王頎到州一級官員,按理就有知遇之恩了,否則以孔碩的出身、幹八輩子都別想涉足都督刺史。

目前秦亮的嫡係武將們不能外放,洛陽中軍才是重中之重,而沒有軍功或者領兵才能的人、卻不能直接重用,王頎等才進入了秦亮的考量範圍。

新皇登基,對諸臣的職位進行一些調整、屬於常規操作。秦亮欲在此時任免官員,確是一個比較恰當的時機。

之前冀州刺史孫禮上書,說身體不好了要辭職。秦亮便準備調孫禮回來,太尉的高官還給他留著的。另外調王基去冀州做刺史,杜預接任荊州刺史。王濬封侯,出任城門校尉。

除此之外,大將軍府的屬官任免、倒不用與公淵談論。比如征辟廷尉陳本的弟弟陳騫做長史,並補充一些士族出身的人為掾,鍾會、王渾、呂巽,以及鍾會曾經舉薦過的荀勖。

秦亮主要是靠戰爭起家,起初是內戰,後來打外戰,這種方式跟賭搏似的,威望權勢膨漲得非常快。以至於大將軍府的屬官,升任的速度也很快!

即便其中一些人相處的時間不夠長,感情也不見得太深,但隻要朝夕相處過,信任感還是與別的人不一樣。何況隻要接受過大將軍府的征辟,便容易被人打上一個出身標簽。因此提拔大將軍府屬官到重要職位,仍是秦亮比較好的選擇。

至於王淩以前的掾屬、現在是車騎將軍府的屬官,大多都是並州河東士族,那些年輕人要入朝為官很容易,可以等一段時間再看。

秦亮說得輕描淡寫,就像是與王廣在閑談一樣,簡單地把重臣的任免說了一遍。

這時一行人已經走過了長廊,來到了北邊的台基上。秦亮轉過頭時,忽然發才現玄姬、諸葛淑的目光裏隱約多了幾分仰慕。

大族家的女子,當然明白秦亮與公淵談的事、究竟有多重要,三公九卿都督刺史,秦亮便在閑聊之中決定了!

不過,秦亮確非想在婦人們麵前、故意表現出淡定的氣度。隻因這種人事任免不算密謀,先與王家通氣而已,婦人們也是自家人,沒必要回避。

其實秦亮決定重要的事,一向都是這個樣子。他甚至沒有感覺到、自己在操樅大權,反而有一種謹慎小心的心情,不過是在敘述公事。

王淩的靈堂就在前麵,大夥也不再說話了,有意開始保持肅穆的氣氛。人們走進了靈堂,開始擺放貢品、祭祀拜謁。

秦亮來得比較晚,等到一會拜完靈位、差不多便到午膳時間了,他隻好留下吃素。

....。.....。.....

。您提供大神大魏芳華的秦亮呂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