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總,許久未見,風采依舊啊!”
除了華宜的這幫人,袁華在現場還碰到了不少熟人,比如博納的於東,他這次帶隊過來,自然是因為《湄公河行動》獲得了兩項提名——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美術。
這個袁華還有印象,前世拿到最佳故事片的就是《湄公河行動》。
這個獎項含金量不低,差不多是關注度僅次於最佳導演和影帝影後的重量級獎項。
入圍該獎項提名的電影除了《我不是潘金蓮》和《老炮兒》,還有兩部電影就是《血戰湘江》和《七月與安生》。
於冬哈哈大笑道:“袁總莫要打趣,咱們這些快要被你拍死在沙灘的前浪,那還有什麼風采可言?”
於冬這話多少有點自嘲賣慘的嫌疑,但也不算無病呻吟,今年博納主控主投的項目其實成績都很慘淡,簡直和華宜有的一拚。
譬如說《老師也瘋狂》(38.7萬)、《合約男女》(5938萬)、《夜色撩人》(376萬)、《一念無明》(940萬)、《明月幾時有》(6348萬)……今年所有博納擔任主出品方的這些電影裏麵,居然一部票房破億的都沒有。
雖然博納參投或者發行的一些電影類似《乘風破浪》、《拆彈專家》、《殺破狼.貪狼》成績還行,但那些電影資方裏麵博納都不是占大頭的,頂多賺一筆發行的錢,相對而言收益有限。
這種情況比去年那真的差太多了!要知道去年博納主投的電影項目,七部裏麵有六部票房破億,而且還有兩部電影票房破十億——《澳門風雲3》和《湄公河行動》,即便票房最低的電影都有8829萬(魔宮魅影)。
業績下滑得如此厲害,得虧現在博納已經退市了,要不然股價早就跌的媽都不認識了!
但博納也隻是從美股退市了,目前正在謀求登陸深交所,不管怎麼說,今年如此慘淡的業績,總歸是為博納重返A股蒙上一層陰霾,於冬自然心情不會太美麗。
有人歡喜有人憂,博納今年業績一落千丈,反觀華章影視蒸蒸日上如日方中,迎來了成立以來的巔峰時刻,自然讓於東心裏不是滋味……
袁華嘴角一抽:“哈哈,於總你真會說笑。”
袁華心知肚明,於東當他麵賣慘,也不是說想博得他同情,畢竟大家都是資本家,玩這套是沒有用的……m.X520xs.Com
他隻是想借這個話題引出下文讓袁華做出讓步,話外音無外乎就是說今年咱們博納業績這麼差,要不袁總還是高抬貴手,趕緊讓《紅海行動》開拍吧!
其實按照常理來說,本來此時《紅海行動》就應該已經開機了。前世《紅海行動》是18年2月16日上映的,距今已經隻剩五個月了。
即便是明天開機,這部電影肯定也趕不上明年的春節檔了!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推遲到明年的國慶檔上映,反正主旋律電影的最佳檔期就是國慶檔嘛!
之所以《紅海行動》至今還沒開機,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利益還沒談攏。
袁華願意出演,但是他要價不低——2000+20%。於東覺得這個開價略高,他寧願把袁華的基礎片酬加到5000萬,但是票房分成最多隻能給10%。
然而前世《紅海行動》作為年度票房冠軍,總票房36.51億,片方分賬大約為13.4億,10%也就是1.34億。
於冬隻給袁華加了3000萬,但讓他失去了1.34億的票房分賬,這中間差不多還有一億的差距,袁華怎麼會答應呢?
雙方分歧較大,遲遲談不攏,於是後來袁華這邊又提出了第二種方案,就是袁華隻拿2000萬的基礎片酬,可以不要票房分成,但要讓袁華也參與投資,拿到30%的投資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