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玉碎(1 / 2)

趙桓瞥見公主,臉色頓轉慘白,嘴唇翕動,想說什麼,卻什麼說不出來,腳下一絆,險些一頭栽向火堆,幸虧王重陽眼疾手快,揮袖將他卷住。公主朝王重陽笑了笑,似是頗為感激。許宣心下更無懷疑。

完顏亶道:“給天水郡公賜座。”眾金將爭相起身,嬉笑著將趙桓按坐在篝火邊。

裴滿氏淡淡道:“天水郡公別來無恙?今日是皇上與太子團圓的大喜之日,特備水酒,請你一同歡慶。”

趙桓連忙磕頭稱謝,道:“恭喜陛下、娘娘!太子……太子……”環顧四座,神色茫然,顯然分不清誰是太子,口中卻呐呐道:“太子英偉神武,國之大器,國之大器……”

完顏亮喝道:“天水郡公,你的瘟狗弟弟差點殺了大金國的太子,你且說說意欲何為?該當何罪?”

趙桓嚇得匍匐在地,戰戰兢兢地道:“臣不知,臣不知……若真是……真是如此,罪……罪該萬死,實在是罪該萬死。”

完顏亮喝道:“既知他罪該萬死,還不速速發封詔書,讓你瘟狗弟弟帶著滿朝文武來負荊請罪!”抓出一捆筆墨宣紙,丟在他的麵前。趙桓忙道:“是!是!臣這就寫!這就寫!”渾身發抖,連筆也握不起來。

眾金人哄然大笑。許宣心底的同情頓時化為鄙薄與厭惡,皺眉暗想:“堂堂一國天子,竟然如此貪生怕死,連他的皇後也不如。換做是我,就算拚不過這幫韃子,也寧可一頭撞死,絕不受這等無窮無盡的羞辱。”

裴滿氏道:“大喜之日,就不談這些掃興的事啦。天水郡公,令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想必你也不差。不如由你唱首天水郡王的曲子,為今日太子喜宴助興。”

趙桓臉色漲紅,道:“臣資質愚鈍,聲樂音律一概不通,實在……實在是不會唱。”

完顏亮一拍桌子,喝道:“娘娘讓你唱,你就唱,囉嗦什麼?”趙桓嚇得連連磕頭,道:“是!是!”

完顏亮道:“天水郡王有一首《燕山亭.北行見杏花》甚是好聽,樂妓吹笛,本王打鼓,你來唱給太子聽。”說著起身推開鼓手,並握雙槌,徑自“咚咚”地敲打起來。眾樂妓紛紛吹笛彈琴,管弦並起。

趙桓無奈,隻得哆哆嗦嗦地唱道:“裁翦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他本就嗓子暗啞,五音不全,驚恐之下,更是唱得有如鬼哭狼嚎,與伴奏毫無合拍之處。

眾金人捧腹狂笑,酒碗“乒乒乓乓”亂撞,遍地狼藉。

公主咬著唇,緊握尖刀,胡亂地剁砍著桌上的烤鹿腿,淚珠在眼眶中不住打轉兒。王重陽見了心下難過,又想起從前王允真受委屈時的模樣,想要開口安慰,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又聽趙桓唱道:“……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許宣心中一震,想起兩年前曾在北瓦的一間酒樓內聽過這首歌。百姓們都說這首歌是趙佶趙官家被金兵擄往北國的途中所作,曲調哀婉,歌詞更讓人聞之斷腸。

遙想趙佶一介風流天子,國破被俘,一路受盡屈辱,途中看見備受風雨摧殘的杏花,想起自己飄零的命運,真不知何等悲涼。此時由趙桓唱來,淒苦難言,再想起方才眾金將說笑的種種靖康慘事,更覺椎心之痛。

趙桓顫聲唱道:“……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唱到“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時,忍不住淚水漣漣而下,哽咽難語。

眾人哄然,叫道:“快唱!快唱!”他跪坐在地,渾身顫抖,好一會兒才抹去眼淚,斷斷續續地唱道:“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當”地一聲,公主手中尖刀落地,她霍然起身,風也似的朝外奔了出去,滿堂嘩笑頓止。

王重陽怕她有失,叫道:“允……”正待發足去追,忽想起她早已不是自己的妹妹,身份有別,隻得硬生生頓住腳步,轉頭望向許宣。

許宣早已聽得憤懣難耐,巴不得借機脫身,朗聲道:“汗阿瑪,額娘,我和王聖使去看看。”雙掌一拍,翻身躍上穀倉外的一匹駿馬,不等完顏亶應答,早已風馳電掣地衝了出去。

寒風凜冽,雪花撲麵亂舞,他策馬疾馳,隨著公主七折八拐,轉眼間便穿過了十幾條街巷。眾金兵三五成群,正圍著篝火飲酒唱歌,眼見是他,紛紛起身歡呼。

完顏瑤奔得極快,風雪中隱約瞥得見身影,卻始終追之不上。許宣暗奇,這韃子公主修為不淺,又會蠱毒,不知是從何處學來?突聽海冬青呀呀尖啼,朝東邊的小巷飛去,想是在指引他抄捷徑攔截。當下立即勒韁回馬,轉向東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