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葫蘆(1 / 3)

又聽“嘭嘭”幾聲炮響,船上頓時驚呼四起,亂成一團。

許宣將頭探出舷窗,卻見黑漆漆的海麵上火光閃爍,連成一片,依稀可辨是十餘艘大船,風帆獵獵,正排成雁形陣朝商船衝來。

胡三書變色道:“少主,這不是我們的船。海上也極少這麼龐大的海盜船隊,想必是宋廷的水師。”

許宣接過他遞來的望遠鏡,凝神眺望,果見那十幾艘大船上都掛著“宋”字戰旗,兩側船舷均安了火炮,輪槳如飛。最大的那艘五桅戰艦足有三十五六丈長,巍如山嶽,艏樓正前方漆著一條盤蜷的紅龍,雙眼噴為綠漆,灼灼醒目。

“嗚——”角聲激越,戰鼓如雷,十餘艘戰艦很快便將商船團團圍住。船身搖震,前後左右不斷地遭受撞擊,驚呼如沸。混亂中,又有人大叫道:“是官兵!是官兵救我們來啦!”“大宋赤龍軍來啦!大宋赤龍軍來啦!”霎時間喧嘩聲又全都變成了歡呼。

赤龍軍是宋朝的水師精銳,船堅炮利,既是阻擋金軍渡江南下的第一屏障,又是掃蕩沿海海賊的王者之師,威名遠揚。胡三書等人麵麵相覷,暗呼僥幸,倘若他們窮追猛打,繼續圍剿慈航靜齋的尼姑,此刻隻怕便要成了赤龍軍的甕中之鱉,全軍覆沒了。

船上歡騰一片,木板吱吱嘎嘎,到處都是歡呼聲與蹦跳奔跑的腳步聲。過了好一會兒,艙外又突然安靜下來了,許宣耳廓微動,艙廊裏傳來細微的腳步聲,不緊不慢地朝此處走來,他剛做了個噤聲的手勢,便聽艙門“咄咄”輕響,有人戰戰兢兢地道:“官人,赤龍軍使孟將軍求見。”正是那綱首的聲音。

許嬌容、李公甫臉色齊變,許宣故意打了個哈欠,道:“我一個鄉野村夫,何德何能,豈敢勞孟將軍大駕?”指了指窗外。

三人心領神會,翻身出了窗口,掛在舷上。所幸此時夜色昏黑,赤龍軍的戰艦又已離開商船,回歸陣隊,隔了數十丈遠,倒也不擔心被官兵瞧見。

門板“嘭”地一聲撞響,有人喝道:“不識抬舉的東……”話音未落,又似被人截止了,換了個清脆悅耳的女子聲音,道:“施主,我們是南海慈航靜齋弟子,特來登門感謝施主相救之恩。”

許宣心想:“這些尼姑的眼光果然銳利,我塞給那綱首會子,原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不想還是讓她們瞧見了。卻不知為何要與官兵同來?”

打開門,隻見外頭重重疊疊站了十幾人。當先的正是李秋晴與那圓臉尼姑。她們身後是一位綸巾襴衫的年輕男子和六個銀盔白甲的武將,最後則是八個和尚,從各自袍服來看,有的似是金山寺的僧人,有的則是來自峨眉各寺,凝神感探,個個真炁充盈,顯然都是佛門中的絕頂高手。那年輕男子被眾人簇擁在中間,高瘦白淨,儒雅從容,看似鶴立雞群,來頭不小,也不知是何方人物。

李秋晴與許宣四目交視,滿臉飛紅地垂下頭,顯然沒有認出他來,低聲道:“這位施主,勞你相助,感銘在心。出家人無以為報,不知……不知可否請教尊姓大名?貧尼也好馨香禱祝。”

許宣悲欣交集,許多話語想要和她傾談,奈何一字也不能透露,定了定神,回禮道:“小師太言重了,賤名不足掛齒。家嚴、家慈信奉菩薩,教導小人多做善事,遇見出家人有了困難,更要略盡綿薄之力,也是為子孫積德。”

“閣下施恩不圖報,福德無邊,令人欽佩。”那年輕男子上前一步,朝他拱手微笑道,“小王趙伯琮,乃慈航慧真大師的俗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