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萬壽節,雅善與僧格林沁一同進宮賀壽,皇帝是個節儉的主兒,大宴沒擺,在正大光明殿受了文武各官、蒙古王公、外藩使臣等慶賀禮就都散了,雅善許久不進宮,得了皇帝恩準,在壽安宮多呆了幾個時辰。
母女倆也有大段日子沒見麵了,嘮嗑總少不了。南窗下一鋪長炕,鋪著金黃色緞褥子,如貴太妃端坐著,左邊站著她最愛的小女兒雅善,此刻正在為她輕輕捶肩,後邊的一張雕花烏木椅子上坐著四公主的生母全皇貴妃。鈕祜祿氏因產子有功,奉太後慈詔,於上月冊封為皇貴妃,即便身份更尊貴了,也未改初衷——自道光元年進宮以來,仰承鴻恩,謙恭順孝,每日壽康、壽安兩宮的晨昏定省,除了懷孕後三個月和產後月子,無一日懈怠,今天萬壽節也不例外。
到底是長了雅善三歲,又是三個孩子的母親,無論外貌品相,還是言行舉止,和雅善一比,終究成熟許多,雅善仍像個未出閣的大姑娘,不過也就和四公主玩在一起的時候天真爛漫,安靜下來後,倒也和前幾年大有不同了,顯出了成婚後的持家穩重。
如貴太妃吃著皇貴妃親手做的蘇造糕,簡直愛不釋手,她已經吃好多塊,可因牙不好,雅善再不讓她多吃了,如貴太妃朝皇貴妃笑說:“你瞧她,一進宮就管著我,如今連一塊糕餅兒都不許我吃了。”
皇貴妃溫和笑道:“您愛吃妾妃做的點心,妾妃心裏頭高興得很,可到底是甜的東西,壞了牙,就再也吃不得了,公主也是關心您呢!”
如貴太妃指著兩個孩子,無奈笑道:“你們啊,現在也學會一個鼻孔出氣啦!罷了罷了,我不吃,統統讓給四公主還不成嗎!”
雅善朝皇貴妃使了個得逞的眼色,兩人相視而笑,如貴太妃並不糊塗,將這一切盡收眼底,但也不說明,隻覺得這兩孩子倒真像是自己的兩個女兒,心意相通,她的大女兒若沒有夭折,也該是幾個孩子的母親了吧。
“昨兒我差素英到鍾粹宮瞧了四阿哥,說是長得跟你像,將來也是個聰明伶俐的。”如貴太妃忽然想起皇貴妃六月初九剛分娩結束,可是孩子一生下來就被抱去了別處,與生母分離,如今正養在鍾粹宮皇後身邊。
這宮裏能有她如貴太妃把兒女養在身邊的後妃屈指可數,皇貴妃雖然寵冠後宮,到底還是要守後宮的規矩,皇太後不允許破例,就算是萬歲主子也不好發話,好在皇貴妃是個明事理的,從頭到尾沒半點怨言。
不過這會兒提及四阿哥,皇貴妃謙恭頷首,也不說話了,兩個多月了,她還沒能正眼瞧過自己的孩子啊!到底是當額娘的,孩子給別人養,自己嘴上不抱怨,心裏總歸不好受。
“很想四阿哥吧?”如貴太妃是過來人,總能瞧出點端倪。
皇貴妃不否認,雅善忽然說:“我剛進宮,倒也沒見過四阿哥,不如咱們一塊兒去瞅瞅?”
皇貴妃眼裏露出了驚喜的光,雅善朝她眨了眨眼,又去問如貴太妃的意見,如貴太妃沒有說話,就隨她們去了。
往鍾粹宮的路上,皇貴妃顯得激動又忐忑,雅善見她是太過思念幼子,才與平時穩重的她稍顯不同。
由於見子心切,從壽安宮到鍾粹宮的這段路走得很快,宮門的總管太監一見兩位稀罕的主子來了,忙打千行禮,隨後又進去通傳。不消一會兒,太監來傳話:“回兩位主子的話,皇後娘娘今日身子不爽利,這會子不便見您二位。”
皇貴妃略顯失望,雅善也無奈,隻好笑道:“有勞公公,願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奴才替娘娘謝二位主子,奴才恭送二位……”
雅善與皇貴妃不得已隻好折返,也沒再聽那太監多說,回去的時候,雅善瞧見皇貴妃心不在焉,安慰道:“今兒個見不成,過些日子總還能見到,別皺著眉了,得長多少皺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