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信就坐在人群中央。
他也不知道鮑言曜會拿跟連贏礦業合作這件事情來特別說明。
在很多鋼鐵行業企業麵前特意提起這件事情,似乎別有用意。
不過現在周圍的人,顯然優先把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朱總,你們華淩鋼鐵這麼早跟連贏礦業簽訂十年期的供貨合同,是不是預料到今年鐵礦石談判會導致價格暴漲?”
“合同價格怎麼樣,是不是固定價格,像今年的長協價似的,鐵礦石每噸四十鎂元?”
“連贏礦業的鐵礦石質量怎麼樣,符合咱們國內煉鋼高爐普遍的要求嗎?”
“朱總快人一步!”
大家相互之間很多都認識,就算沒有合作,基本上也都聽說過華淩鋼鐵的朱有信。
聽說華淩鋼鐵一下子跟連贏礦業簽訂了十年期的供貨合同,一個個都挺好奇的。
顯然這麼長期限的合同,如果合作順利,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鐵礦石供應來源穩定,對生產計劃也有諸多裨益。
朱有信一致認為這件事情隻不過是華淩鋼鐵內部的一項決策而已,也沒聲張,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了。
看起來大家都對這項合作挺好奇的。
“我們確實跟連贏礦業簽了合同,最近的事情。”他對旁邊的人確認了這個消息。
“連贏礦業畢竟隻是一家初級勘探公司,提出礦山建設計劃,也隻是一個概念。說實話提前簽訂合同,而且支付了一筆不菲的預付款,還是挺冒險的。”
“看來你對連贏礦業有做過調查,覺得值得合作。說是看,這家企業怎麼樣?”
“給了你們什麼優惠?”
麵對大家的問題,朱有信隻能是點點頭,沒有透露太多的信息。
說多了,萬一別人跟進投資,如果出問題,別人有可能還埋怨他。
此時,鮑言曜也沒有理會在朱有信旁邊出現的小範圍的議論,也沒有解釋太多,直接宣布了散會。
會議時間不長,但基本上傳達了今年鐵礦石談判的結果。
除此之外,也或明或暗的向各家鋼鐵企業做出提醒,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等待著國外的鐵礦石供應商喂奶,提供廉價的鐵礦石,已經不可能。
那個鐵礦石售價低於成本價的年代,已經一去不複返!
而且現在鐵礦石的定價,基本上可以說就掌握在國際三大鐵礦是巨頭手裏!
今年他們敢漲價70%,明年呢?
後年呢?
如果不做出改變,不早做準備,國內這一千多家鋼鐵企業,遲早要被國外的鐵礦石生產商擠死!
而且這幾年鋼鐵行業迅猛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政策的寬鬆和支持。
一旦鋼鐵生產政策收緊,各家鋼鐵企業所剩不多的利潤率,很有可能徹底消失。
這樣的擔憂,不是無的放矢。
鋼鐵協會有另外的一項統計,國內的鋼鐵產業的繁榮發展,吸引了許多資金的湧入,很多新的鋼鐵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不久將來,鋼鐵行業將麵臨同行的激烈競爭,產能過剩,加上國外鐵礦石生產商掠奪式的漲價。
不知道這個行業,將來會發展成什麼樣。
他們甚至開始擔憂,一旦形勢不妙,會不會出現鋼鐵廠大量倒閉的風險?
現在看起來鋼鐵行業還在走上坡路,但鋼鐵協議作為統籌組織,已經隱約感受到了危機。
當然,從鋼鐵企業的個體來說,他們管不了那麼多,也想不到那麼長遠。
對於大部分規模較小的鋼鐵廠來說,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怎麼繼續賺錢。
趁著行情不錯,趕緊再賺一筆。
明年鐵礦石長協價格大幅上漲,那麼現貨市場的價格呢,是否會水漲船高?
現在最重要的是,怎麼搶先拿到長協價供貨合同!
各大鐵礦石生產商的礦山產能,基本上是固定的,段時間內很難有所提升,也就在產能範圍內努力提高產量,提高運輸效率。
但是,這麼多產量,全球那麼多鋼鐵廠。
鎂國、鷗洲這幾年經濟持續增長,對鐵礦石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大。
能夠供應給華夏市場的長協價鐵礦石,總量是固定的。
誰能夠搶到長協價的鐵礦石,誰就在生產鋼鐵的生意中,有了成本優勢。
像今年一樣,現貨市場價格高昂,很企業隻能硬著頭皮去買高價鐵礦石。
現在搶到低價鐵礦石供應合同,才是當務之急!
很多人開完會,第一時間就跟立拓華夏區總經理胡世坦、比和比拓華夏區總經理吳岩等人聯係。
顯然他們都知道,這些人有著很高的話語權。
尤其是胡世坦這個人,向來喜歡拿錢辦事。
投資鐵礦石生產公司?
投資鐵礦勘探項目?
掌握源頭,掌握話語權?
這都不是大多數鋼鐵企業能夠奢望的事情。
連贏礦業勾勒出了美好的願景,但離真正的夢想成真,還很遠。
不過,像海港鋼鐵、砂鋼集團、風立集團等大企業,他們看事情的高度,考慮問題的角度,顯然不一樣。
無一例外的,他們都看到了連贏礦業潛在的強大的投資潛力!
盧晨義剛走到停車場,身後秘書就一路小跑過來,有些失望的彙報:“李唐的電話聯係不上,我跟李唐盛世控股公司的人聯係了,那邊說李唐出國。”
“去哪個國家?”盧晨義現在覺得,比別人早一步跟李唐會麵很重要。
哪怕是自己坐飛機出國一趟,跟李唐見一麵,那都是值得的。
“飛洲己內亞。”
“飛洲?”盧晨義想了想,最終打消了親自出國的打算,“他去那裏幹什麼?”
“那邊的人說是去做一個勘探項目,沒具體聊項目的內容。”
“你隨時跟李唐嚐試聯係,而且也跟李唐盛世控股公司那邊的人保持好關係,一旦李唐回國,咱們立刻去見麵。必須第一個見麵!”
“我會隨時留意消息的。”
上了車,盧晨義看了一眼手表,距離下班時間還早,跟司機囑咐道:“去一趟武礦集團。”喵喵尒説
到了武礦集團總部大樓,果然在這裏碰到了一同從鋼鐵協會開會回來的牛福。
“盧董事長大家光臨,我這裏真是蓬蓽生輝!”牛福表示了歡迎。
“朗董事長沒在?”盧晨義在海港鋼鐵是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這一點與武礦集團不同。
“上麵領導找他開會,今天下午正巧沒在。”牛福看到秘書泡好了茶,示意盧晨義有請。
盧晨義也不客氣,端起茶杯吹了吹熱氣,小抿了一口,也沒心情聊其他的,單刀直入道:“要不是鋼鐵協會的鮑會長剛才在會議上有所介紹,我都不知道你們武礦集團還是連贏礦業的大股東!”
說起這個,牛福忽然露出一絲得意的表情。
他這樣的人,平常不苟言笑,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情緒浮現於臉上。
但是對連贏礦業的投資,現在看來,簡直是武礦集團大膽走出去方針的最成功的案例!
而這樣成功的案例,說起來實在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也可以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不瞞你說,在李唐決定前往奧國進行鐵礦項目投資,並且收購了一家上市的初級勘探公司,當時那家公司說實話是真的要死不活的。”
牛福喝了一口熱茶,潤了潤喉,這才繼續講故事:“我們每人看好李唐的這一投資選擇。不用我多說,大家都明辨,前幾年的鐵礦生產的境況,實在是不容樂觀。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鐵礦石生產,怎麼搞都是虧本。”
“李唐還是去了,你們也跟進了?”盧晨義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事情,還挺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