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皇宮中李二陛下的書房裏頭,一個渾身黑衣的男子正恭敬地站在李二陛下身前,向李二陛下彙報著什麼東西,李二陛下看著手中的紙張,神色肅穆,良久,李二陛下放下紙張,皺著眉頭說道:“這個意思就是說,線索斷了,如果沒有其他的發現,就沒有辦法追蹤到那些賊人是嗎?”
黑衣男子點頭:“正是如此,賊人行事非常隱秘,竟然借著醉仙坊的外殼行事,醉仙坊牽扯到山東世家,甚是不好處理,但是自醉仙坊被封閉之後,探子也探明了,那些人並不是很慌張,內部也不是很混亂,據此判斷,這件事情,可能和他們並無關聯,按照他們一向的行事準則,這個判斷不會有錯。”
李二陛下思考了一會兒問道:“這倒也是,那些人眼高於頂,便是我皇族也瞧不起,如何會參與這種事情,但是,醉仙坊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他們也斷斷脫離不了幹係,排查完畢之後,那些人都沒有問題嗎?尤其是那些女子。”
黑衣男子點頭:“探子四麵查訪,確定他們都沒有問題,都是有出身的,而且都是貧苦人家,無法生存之下被迫賣身,至於那些死掉的,我們也正在排查之中,但是有些難度,總之長安城各處都已經安插了人手,尤其是那些人比較多的地方,一有風吹草動,就可以有所發現,賊人隻要出現在長安城,我們就有辦法,若是不在長安城,那……”
李二陛下擺擺手:“我知道,那就不是你們的問題,我會另外派人處理,你先下去吧,既然醉仙坊本身沒有問題,那麼,敲山震虎的目的也達到了,就讓醉仙坊重新開業吧,也好給他們提個醒兒,這一次之後,他們多多少少會有些收斂,也好給咱們爭取一些時間,就這樣辦吧!”
黑衣男子躬身行禮:“遵旨!”接著,緩緩離開,黑衣男子剛離開,趙琛就急匆匆的跑了回來:“陛下,軍報來了,是李大總管親自書寫的隻有陛下才能看的軍報,來送軍報的軍士說,事情非常緊急,請陛下立刻決斷,事出突然,他也沒有預料到。”
李二陛下皺緊了眉頭,結果軍報,一邊打開一邊說道:“能有什麼大事?他是大總管,什麼事情都該有他來做,我不是命令他建造京觀了嗎?還有十萬俘虜,除此之外還能有什麼大事?難不成又是蘇寧那小子弄出什麼事情來了?”
打開軍報,李二陛下開始查看:臣李道宗稟告陛下,貞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大同道行軍長史兼右先鋒蘇寧與左先鋒蘇烈聯手追擊斛薛部叛逆八日八夜整,成功將其殲滅,斬首二萬餘,俘虜五萬餘,具押回靈州城,追擊距離達千裏之遙,夷滅叛逆部族四部,斬首三萬餘,俘虜二萬餘,此次出戰我大唐以全勝告終;另臣將靈州之叛逆部族一網打盡,揚我大唐天威於環宇,共斬首八萬有餘,俘虜十六萬有餘,已完成陛下之要求,臣為陛下賀,為大唐賀。
然蘇寧之奏報顯示,此次斛薛所部叛亂乃是西突厥之新任可汗肆葉護可汗挑動,以庇護之為由,挑動其反叛大唐,引發此次靈州叛亂事件,蘇寧進一步探查得知,西突厥處於嚴重內亂,肆葉護可汗之目的乃是吸引大唐之目光,避免大唐介入西突厥之內亂,從而動搖其地位,此人暴虐無道,不得人心,西突厥內部大有欲除之而後快者,其人之意圖,乃是借由對抗大唐帶回斛薛部之事增強威望,鞏固地位。
其人斷定大唐方才與東部突厥開戰,短期內無力與西部突厥全麵開戰,是故有恃無恐,如此行事,蘇寧以為,此乃大唐之天賜良機,若任由肆葉護可汗穩固地位,一統西突厥,於大唐而言,絕非好事,正值此番西突厥統兵接納斛薛所部者,乃是西突厥之貴族阿史那泥孰,此人昔年曾至長安,與陛下相識,如今則被肆葉護可汗視為威脅,麵臨殺身之禍,蘇寧遣人夜入其軍營,說動其與大唐合作,第二日陣前倒戈,殲滅肆葉護可汗之親軍三千,協助大唐夷滅斛薛所部,立功甚大。
其後蘇寧與之合軍八千五百夜襲西突厥王庭,攻占之,斬肆葉護可汗於王庭,擁立阿史那泥孰為西突厥大可汗,阿史那泥孰素來與大唐親近,願請大唐冊封為大可汗,與大唐結盟,互為通商,互市,與大唐合作,蘇寧乃請陛下設立大唐駐西突厥辦事處,留駐軍三千,保護商道,並派人與西突厥商議結盟條約,蘇寧以為,此乃大好良機,乘此機會,大唐可於條約之中做些手腳,從而通過商人控製西突厥之對外貿易,進一步掌控西突厥之商道,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奇效。
此事事關大唐國運,臣不敢貿然認同,於此事也無甚研究,是以請陛下另派高明,公議此事;另此戰戰果甚大,蘇寧之先鋒軍立功尤巨,蘇寧、蘇烈、程處默、李震、長孫衝、尉遲寶琳六人乃此戰首功,還請陛下考慮封賞一事,貞觀五年五月初一。
李二陛下越看越是心驚,看完之後猛然就站了起來,瞪圓了眼睛,良久,李二陛下的神色變得和緩起來,再後來,竟然露出了驚喜之色:“竟然是這樣,竟然會如此,上蒼庇佑大唐啊,上蒼庇佑大唐啊!好小子,好小子!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