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無分文饑腸轆轆的薛禮抵達長安城的時候是早上,其實昨夜他就已經抵達了長安城,但是因為長安城已經宵禁了,所以他沒有辦法進入長安城,所以他也就找了個地兒對付一晚上,反正都已經快要六月了,沒什麼是受不了的,薛禮的體質也異於常人,這麼長一段時間兒竟然也沒有落枕,端的是牛叉。
不過土包子到底是土包子,長這麼大也就去過柳府,順帶著看一看小小的市集,哪裏見過長安城這盛世大唐的首都?大唐首都長安城可是有近百萬人口居住的超級大城,天子腳下,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看的薛禮是一陣失神,他哪裏見過這樣多的人?哪裏見過這樣雄偉的城池?還有精悍的士卒,以及威風凜凜的騎兵,無一不讓他心馳神往……
此時的長安城的流動人口絕對超過了一百萬,因為軍事大學的開辦,超級有厚的條件,還有那僅僅一千人入選的名額,幾乎所有自持勇力過人有心報效國家的漢子都心馳神往,若不是蘇寧嚴格限製了年齡,恐怕來報名的人會更多,而且裏頭不乏有識字的文武雙全者,這讓蘇寧特別欣喜,這五天以來五萬人的報名者裏頭竟然有超過一千的人識字,而且年齡普遍偏低,這讓蘇寧特別驚喜。
這就證明還是有不少識字的青年願意參軍報效國家博取功名富貴的,也就證明目前大唐重軍功的政策有效果,年輕人中不乏有科舉無路舉薦無門者,所以一狠心報名了軍事大學,改走軍事路線,不錯,不過,就算不識字也沒什麼,大軍裏頭首要的工作就是文化教育,文化素質不過關哪裏能學的了兵法?
就算有那麼一些不識字也會用兵的怪才,可是,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低,不在於學曆,而在於學識和見識,所以對於學識的接受程度以及見識程度很大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蘇寧覺得,軍隊裏的人更需要認字,更需要明白道理,因為很多時候,軍隊需要做出一些特殊的抉擇,關乎於國家命運的抉擇。
李二陛下可以擁有軍人的忠心,那是建立在他本身做的事情是對的,而如果他錯了,軍隊要有判斷的能力,所以蘇寧在校訓裏頭著重表明了軍隊保護百姓的重要性,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把這個理念深深的刻入軍隊的心中,讓軍隊明白自己的職責,在關鍵的時候,軍隊會做出關鍵的選擇。
所以文化教育不能放鬆,思想教育尤為重要,這軍事大學第一期的學子,估計就要從那些識字的人裏麵選擇出來了,當然,也不排除意外,這些日子蘇寧也吩咐報名點的工作人員把識字的報名者名單留給他一份,他想試試能不能從裏頭尋找到一些曆史名人,以後可以著重培養,然後引為臂助。
上天也的確待蘇寧不薄,給蘇寧一個大驚喜,王玄策的大名躍然於紙上,今年二十歲,年紀輕輕的有為青年,將來創造一人滅一國奇跡的唐代著名外交家和軍事家,這也算是一個意外所得,識字的一千餘人裏頭也就他一個蘇寧熟悉的名字,其他的都是沒有聽過的名字,不過這樣的大才不可多得,為人也不能貪婪,大唐軍事大學是一個整體,不是靠一個人就可以發揚光大的。
帶著這樣的心思,蘇寧在四大護衛的保護下繼續進行第六天的招生工作,這些日子幾乎每一天都會有前一日堆積下來的大量來不及報名的,而來的人越來越多,按照這個趨勢,估計這一下子來報名的人不會少於十萬,有報國之心和追求功名之心者何其多也,但是選拔人才的途徑太少,門檻太高,所以,沒有什麼門檻的大唐軍事大學橫空出世,雖然側重於軍事,卻也引來了不少文人投效。
所以蘇寧就開始尋思,雖然軍官的培養是必須的,可是,軍事大學不可能隻傳授戰陣之術,肯定是要分出擅長騎兵作戰和步軍攻城作戰的兩大類,也就是騎兵將領和步軍將領,軍事方麵的全才不多,那是大將,而下麵的中層軍官和基層軍官還是要分出等級的,而且這個時候軍隊的分工不明確,沒有單獨獨立與騎兵和步兵之外的特殊軍隊,蘇寧希望借此機會培養一些其他的兵種和善於指揮這些兵種的將領。
也就是這個時候,蘇寧希望可以開始對火器進行研究了,以便早日把攻城兵種給獨立出來,設立神機營,為特殊的技術兵種,到時候騎兵衝鋒掠陣,步軍攻城略地,而火器部隊可以隨著騎兵和步兵一同出戰,擔任輔助和攻堅的作用,而且由於動物對火的天然恐懼心理,火器的威懾力量很大。
作為一個平民,蘇寧接觸不到火器,所能接觸的也就是煙花爆竹裏頭的最原始的黑火藥,甚至是高級一點兒的火藥都接觸不到,百度也搜索不到關於火藥的標注配置,大抵也就是什麼硝石硫磺和木炭之類的東西還知道一些,估計的對這個玩意兒進行一段時間的研究,而且大炮這種玩意兒可不僅僅是一根鋼管就能解決的……
作為非正式官員的大唐軍事大學祭酒司馬,蘇寧有參與大唐軍事大學一切事物的權力,雖然不知道這個被李二陛下捏造出來的所謂正式稱謂是什麼玩意兒,而且也沒有俸祿,不算官,硬要算也就是個吏,但是隻要有這個權力就可以了,而且蘇寧可以不跟隨這些學生參加日常教學,因為按照蘇寧的水平隻要跟在李靖的身邊就可以了,李二陛下還是有點兒私心,想讓蘇寧得到最好的教育,成為軍方新的領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