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宣蘇寧上殿(1 / 2)

其實到了這個份兒上,誰都知道這些文官要說的是什麼,今天李靖和牛進達的出現也就等於擺明了告訴文官集團咱們已經有了準備,你們要做什麼就放馬過來吧!大家都心知肚明,朝堂爭鋒,說白了,也不過是政治遊戲而已,李二陛下,就是那個仲裁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朝堂上出現不同的派係爭鬥,才符合皇家的利益。

如果朝堂上當真一團和氣,一個領頭的提出建議,其他的官員都隨聲附和,沒有爭吵和反對意見,那麼皇帝才會緊張,才會注意,才會猜忌;比如東吳中期陸遜做丞相的時候,朝堂上一團和氣,孫權看不下去了,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朝堂上沒有吵鬧聲,他很沒有安全感,於是陸遜的生命也就走到頭了。

文官集團和武官集團的鬥爭,文官集團內部的鬥爭,和武官集團內部的爭鋒,才是李二陛下希望看到的,但是這中間有一個尺度需要把握好,如何保持著這種爭風一直存在,而又不至於失控發展成北宋時期的黨爭,這就要看作為高高在上的仲裁者——皇帝是如何把握尺度的了。

能夠把握好這種尺度,將群臣的鬥爭保持在一個比較和緩的尺度,並且有助於國家政策實施和國家發展,始終運行在一個正常的軌道上,這才是一個皇帝所真正需要的能耐,所謂明君,大抵不過如此,說到底,還是為了平衡,皇帝也不過是為了維持平衡而出現的產物而已,他不會為了其中一派而徹底幹掉另外一派,那是給他自己找罪受。

所以看到了殿中侍禦史王世和站了出來打響了第一槍之後,李二陛下的心裏麵反而有些鬆快了,這才是皇帝應該看到的場麵,那麼接下來的一切也就按部就班,按照計劃好的來:“哦?王愛卿有何事要啟奏?”

王世和朗聲說道:“臣身為殿中侍禦史,負責掌管百官朝見皇帝之序列班次及負責京城左、右巡,糾察管轄區域內不法之事,臣今日所要上奏之事,乃是臣管轄區域內一起惡性鬥毆事件,影響極大,反響極壞,牽涉麵極廣,無辜者甚眾,今日不論那犯事之人乃是何等官職,臣就算拚了這官位,也要為無辜者討回個公道!”

王世和一番豪言壯語下來,文官集團紛紛點頭稱讚,盛讚文人風骨也,魏晉之風重現朝堂,可喜可賀可歌可讚!但是一眾武官聽到這話,就覺得甚為不爽,大家都知道他所指的是什麼事情,這樣一來不就是明晃晃的撕破臉嗎?這可算是當著大家的麵要和自己這些人死磕到底了呀……

和軍事大學有關的武臣大佬們非常不爽的看著王世和,尤其是尉遲恭,一雙眼睛都快瞪出眼眶了,如果眼神可以殺人,王世和早就永世不得超生了,但是王世和貌似者的要重現魏晉文人風骨,弘揚不怕刀不怕劍的文人精神,全然不顧武官大佬們惱怒的眼神,大義淩然道:“臣要彈劾大唐軍事大學祭酒李靖,總務處主任牛秀,以及教授段誌宏、程知節、尉遲恭、李世績等二十三人,如今在這朝堂上站著的在在軍事大學有導師之職責的將軍,臣通通都要彈劾!”

朝堂頓時一陣寂靜,雖然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但是沒想到王世和這一來就把整個武官集團都給彈劾了一個遍,也就是說徹底和武官集團撕破臉,一點兒情麵都不留,要和武官集團拚到底,把整個武官集團都給得罪了……

知道是一回事,明白是一回事,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無論是武官還是文官都有些震驚,這種文官大規模彈劾武官的情況別說是大唐了,古往今來貌似也沒有先例,王世和已經注定是要創造曆史,留名於史的人物了,更別說他彈劾的基本上都是武官集團的核心,基本上所有的國公郡公縣公乃至於侯爵都給他一網打盡,實屬驚天動地。

這樣一來,饒是李二陛下也有些吃驚了,接著穩了穩情緒,他完全沒想到這個王世和好像是要豁出性命和軍事大學鬥到底了,因為無論如何自己也不會舍棄軍事大學的,所以這個王世和難道已經做好了要死掉的準備?他這樣一個彈劾,估計活不過三日就要死,他也的確不能留呢,一枚棄子,留之何用?

李二陛下作出一副很吃驚的樣子:“大唐從不因言治罪,但王愛卿這般彈劾武臣,卻是不知為何?軍事大學做出何等傷風敗俗之事需要王愛卿這般大動幹戈?”

王世和一臉的痛心疾首:“陛下有所不知,昨日午後,臣一如既往巡視治下區域,巡查至平康坊附近得到報告,有人在平康坊內聚眾鬥毆,臣往之一看,果不其然,位仙居酒樓幾乎被全數毀掉,滿目狼藉,臣詢問了長安縣令徐治,這才得知是一群大約十數人的軍事大學學生在味仙居鬥毆,打傷數十人,行事囂張,目無王法,驚擾百姓,毀壞味仙居,實在可惡之極!

臣就想問問軍事大學,軍事大學號稱管理嚴格,按照軍中規矩管理,那軍中可有允許士兵酗酒鬥毆之條例?軍中可有允許士兵毀壞酒樓,打傷無辜百姓數十人之條例?另外臣得知,三原侯蘇寧及武邑侯蘇烈在事發之後第一時間趕到味仙居,將鬥毆學生悉數帶走,並未交給長安縣衙和朝廷處理,之後長安縣衙有過前往三原侯府提人之舉,被趕了回來,三原侯蘇寧目無朝廷法例,臣也要彈劾三原侯蘇寧及武邑侯蘇烈!請陛下明察,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