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李泰的決定(1 / 2)

來到東宮的時候,李泰是誌得意滿,發誓要在文學一途上狠狠的擊潰蘇寧,讓整天誇讚蘇寧才華橫溢的父親真正的認同自己,這才是李泰要來東宮的原因,看望李承乾不過是借口而已,兄弟二人的關係雖然還不錯,但是李泰更喜歡文學上的事情,目前和李承乾沒什麼共同愛好。

而且自負才華超群的他,也的確有點兒瞧不起李承乾,當然,這隻是單純的鄙視而已,沒有別的意思,沒有到仇視的地步。

但是和蘇寧的一場交鋒過後,李泰沮喪的發現,原來自己和蘇寧之間差距是這樣的大,不僅僅那個對子,對對子也就算了,那是蘇寧的主場,算不得數,但是沒想到在之後自己最為擅長的作詩比拚之中,再次落敗了,這個不需要人來評斷,僅僅是看了一遍,李泰就知道自己完全不是蘇寧的對手……

可惡,為什麼,為什麼他就這樣才華橫溢,別說文采了,無論是治國,還是兵法,或者是經商,他為何都如此精通?難道,難道這就是百家之學的奧妙之處?他自幼苦學百家之學,精通之,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成就?他不過比我大四歲,但是才華何止高了我數十倍?他學的是百家,可我隻學儒家,難道,這就是差距的原因嗎?

那麼,那麼隻要我要學習了百家之學,是不是,是不是就可以比過他,是不是就可以比他強?然後得到父親的讚許,父親就會說,真不愧是我的兒子,就是比蘇寧強!對的,隻要我也學了百家之學,我就一定可以超過蘇寧!百家之學難嗎?父親都說了我的才華也很不錯,隻是和蘇寧比起來所學比較片麵,我要是學了百家之學,不會比蘇寧差的!對的!我也要學百家之學!

李泰在心底裏發誓,他也要學習百家之學,他也要參透百家之學的奧妙,然後,再父親母親和大兄的麵前,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擊敗蘇寧!

一念至此,李泰高興的渾身發抖,恨不得馬上就去學百家之學,但是剛要邁動腳步離開東宮回去苦讀,李泰猛然間想到了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百家之學的老師和書籍自己都沒有,談何學習?沒有老師大不了自學,沒有書籍就連自學的可能性都沒有,這樣一來,談何超越蘇寧?

李泰非常的鬱悶……

這個時候,蘇寧也把自己“寫”的詩和一些很具有代表性的對子寫在了紙上交給李泰,讓他回去好好的熟悉一下對對子的奧妙,另外這首詩似乎他也很喜歡,不就是離離原上草而已,蘇寧最熟悉這首詩了,不過奧妙真是無窮,意境深遠,乃是應製詩裏麵不可多得的佳作,也就相當於今天的高考滿分作文了。

把這些東西交給了李泰,李泰接過來一看,當真是好,當真是漂亮啊,這筆字寫得,意境深遠,雄渾大氣,就憑這一點,蘇寧現在就比自己強不知道多少!原來百家之學強悍如斯,而我之所學和百家之學比起來不過是坐井觀天!虧我還自鳴得意自己是多麼有才的才子,原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若是一直這樣下去,死都不甘心啊!

李泰在這一刻發誓,無論如何,也要學習百家之學,通曉百家之奧妙,學習到百家之學的精華,然後,擊敗蘇寧!

那麼最大的問題就來了,如何學習百家之學?這倒也不難,麵前就有一個百家之學的傳人,深諳百家之術,前些時日還光明正大的複興了百家中非常強悍的一家——縱橫家,占據了縱橫司,總攬對西突厥交涉事務,弄得風生水起,據說蘇寧還在縱橫司裏麵向官員們傳授千古奇書《鬼穀子》,教授縱橫之術,不少人擠破腦袋都想去縱橫司裏麵學習縱橫之術,然後出使他國,以三寸不爛之舌創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大功業。

縱橫家的強悍,李泰也算見識了,蘇寧就是靠著縱橫之術,說服了西突厥如今的大可汗阿史那泥孰,成功發動兵變,幹掉了西突厥前任可汗肆葉護可汗,然後成功說服西突厥向大唐稱臣納貢,簽訂了不平等條約,讓壓在大唐頭頂上十數年的恥辱一掃而空,消息傳來,李泰還記得當夜李二陛下是如何的興奮的舞了大半個時辰的劍,一夜都沒睡著。

這就是縱橫家的威力,蘇寧重現了當初蘇秦佩六國相印對抗秦國那樣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以及張儀巧舌如簧遠交近攻擊破蘇秦合縱之舉所代表的實力,無論他們的根本目的是什麼,結局又是什麼,縱橫家的威名永遠無法消磨,就算是罷黜百家也是一樣的,一個蘇寧就能讓西突厥稱臣納貢,那麼十個蘇寧呢?一百個蘇寧呢?

李泰深深地被百家之學吸引住了,現在的他,似乎已經沒有什麼心思再去讀那些子曰詩雲了,他想讀的是經天緯地的書籍……

“好了,這個事情就這樣吧,青雀,為兄和三明要去外麵吃些好東西,你可願意和我等一起去?”李承乾見蘇寧寫好了所有要寫的遞給了李泰,就知道事情差不多了,看了看天色,也花了快一個時辰了,時間不多了,要趕快,於是便這樣問向李泰,如果李泰願意去,就可以跟著一起去,如果不願意,這就是逐客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