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承乾而言,蘇寧的到來,是一件堪比逢年過節的大喜事。
試想一下,每天早上一起床,一幫子服侍你的太監宮女就上前為你穿衣服洗臉刷牙準備早飯,你就像個機器人一樣接受擺布,然後穿戴完畢,開始一天的生活,也就是一天的課業學習,上午,蘇寧不在的時候,沒有人伴讀的時候,李承乾學的是如何處理國家公務,一些不是很難的事情。
李二陛下為了培養合格的繼承人是不遺餘力的,每天都會從各地的奏折裏麵選擇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讓人送到東宮,讓太子李承乾先行處理,然後再送到李二陛下的禦書房,李二陛下就像批改試卷一樣審核李承乾的處理方案,很多情況下,都是滿意的,極少數情況下不滿意,就會打回去,讓李承乾重新處理,讓負責傳授李承乾處理政務經驗的導師更加嚴格的教育。
整個一上午就這樣,處理政務,學習帝王心術,學習帝王權術,如何與臣子作對,如何與天下人作對,然後就是無聊的午膳,事實上自從味仙居橫空出世以後,李承乾的午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乃至於飛躍性的發展,除了時不時因為沒有好好學習而不能吃油葷和肉之外,還是很不錯的。
一天不錯,兩天不錯,三天不錯,第四天就開始膩味了。
到了下午更膩味,孔穎達板著一張臉來到了東宮,開始了一個下午兩個時辰最為無聊的授課,儒家學術,枯燥的經義問題,實在是無聊到爆,孤獨啊,寂寞啊,無聊啊,鬱悶啊,長此以往不得抑鬱症也難啊!
似乎老天聽到了李承乾的心聲,蘇寧來了,蘇寧橫空出世,帶給了李承乾極大的撫慰,每一次蘇寧來到東宮和李承乾一起上課,那真的是李承乾覺得最快樂的時候,有人幫助李承乾分擔火力,吸引火力,真的是太好了,所以李承乾至今依舊記得當初他知道蘇寧將要和他一起上課的時候的那種喜悅,那種狂喜。
他倒也知道他的父親打的是什麼主意,現在就要開始給自己培養即位之後可以信任的臣子,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代天子都有自己信任的大臣,除了那些地位很高的幾朝元老和那些地位不高的實幹官員之外,絕大部分權力中心的官員都要來一次大換血。
現如今處於權力中心的貞觀老臣都是功勳卓著的開國功臣,能力強,名望高,李二陛下這個以軍功出身的鐵血大將類型的君王有足夠的威信和能力駕馭這群老臣,駕馭這群桀驁不馴的臣子,而且也有足夠的心胸和自信包容他們,越是有本事的人,他的胸懷就越博大,所以這群強悍的臣子才能被馴服,連帶著蘇寧這個家夥一起。
但是李承乾不具備強大的軍功傍身,也不具備足夠的威信,他所擁有的最高資本就是李二陛下的嫡長子這樣一個地位,事實上也就是這個地位決定了他會成為大唐帝國的正統君王,而不是其他的什麼東西,但是雖然有著正統的名義,能否駕馭臣子,還是個問題。
這些臣子的能力太強,威望太高,性格太奇葩,除了李二陛下,還真不一定有其他君王可以承受他們,一旦功高震主,自然沒有好結果,這也就是為什麼曆史上絕大部分顧命托孤大臣沒有好下場的原因,李二陛下自然明白自己一旦死去,而那些貞觀老臣還健在的時候,李承乾沒有足夠的威信去震懾這些老臣,所以結果自然就是這些老臣沒有好下場。
所以要在李二陛下還在的時候,著手為李承乾培養一個他可以信任的,可以用的,乃至於有很高才能的,更重要的是和那些老臣有很好的關係的,可以成為新皇帝與老臣子之間的潤滑劑的一個人,而那個人,他自己就出現了,不需要刻意的培養,沒錯,他就是蘇寧。
蘇寧的存在,會在貞觀老臣和李承乾這位新皇帝之間產生很好的潤滑作用,他可以完成新老交替的改頭換麵的過程,盡可能避免流血事件;李承乾的理解沒有抵達那麼深的程度,蘇寧也並沒有想到這些,沒有想到自己被李二陛下看做了不能缺少的潤滑劑,這倒是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
抵達了東宮的時候,李承乾已經準備好了晚飯,他知道蘇寧是車頭車尾的食肉動物,而且對食物的要求很高,要麼就是豪放派的狂野類食物,要麼就是婉約派的精致類食物,蘇寧對於吃的要求,就好像孔穎達老頭兒對於治學的要求一樣,兩個人都是嚴謹的人,但是體現在不同的方向上,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李承乾也很喜歡吃,不過他更喜歡豪放派的食物,比如蘇寧出品的烤全羊之類的,至於精致類的的食物,李承乾不太喜歡,或者說是長久的貴族教育讓他對於這種食物有抵觸感,而更喜歡象征著男子氣概的豪放派食物。
每每想到這裏的時候,蘇寧就會懷疑,曆史上李承乾有一段時間狂熱的喜愛突厥文化,穿突厥衣服,吃突厥食物,找突厥仆人,是不是也是因為被壓製的太厲害了,而又特別向往自由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