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燃燒罐(1 / 2)

葬禮結束之後,龍遊縣城的軍隊進行了充分的戰爭準備和休整,等待牛進達的指令之時,大家互相做了告別,互相做了承諾,之前已經有二十三個兄弟離開了大家,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就會是下一個,但是,無論是不是自己,都要把家人托付給最信任的人,相互托付,不論怎樣,家人都要安然無恙。

家,是最後的港灣……

休整了數日,在漢中來使率領著一支軍隊把抓住的五萬俘虜帶走之後的一天,牛進達的指令伴隨這一封重要的情報來到了龍遊縣城臨時駐地,牛進達在陵州也打了一個漂亮仗,同樣是以火攻,將僚人燒的七葷八素才展開進攻,但是牛進達運氣好,一路上遇到了三個結城自守的漢人村落,得到了二千餘人的鄉勇相助,最後一舉破敵,僅僅損失了五百餘人就擊破了陵州僚人,抓到了三萬餘俘虜。

軍事大學學子戰死十七人……

也就是說,這一戰,軍事大學學子九百九十九人,戰死了四十人,還剩下……九百五十九人……這樣的代價,對於軍事大學而言,實在是太慘重了。

牛進達那裏的學子們也哭得一塌糊塗,但是畢竟損失小,恢複元氣很快,在那之後牛進達主動進兵和僚人殘軍大戰三次,將三支僚人軍隊擊敗,軍隊推進到了成都以北不算太遠的地方,然後才徐徐後退,退回了陵州治所,如今還在休整。

牛進達傳來的指令就是,他在從陵州到成都的路途中發現了一個小峽穀,位置非常不錯,地形也很好,非常適於伏擊,僚人大軍若想回軍進攻陵州或者嘉州,這裏是必經之地,出了這裏,他們極有可能兵分兩路對付大軍,這樣的話就不妙了,所以最具優勢的戰鬥方法,就是在峽穀伏擊僚人軍隊,將之完全擊潰,他這裏滿打滿算也就隻有二千一百餘人的軍隊,成都守軍還有三千,詢問蘇寧還有多少軍隊,並且將峽穀的位置告訴了蘇寧。

就在牛進達的指令傳來後二十分鍾左右,王輝的飛鴿傳書就到了,打開一看,也是關於適合伏擊的峽穀的情報,和牛進達所說的如出一轍,基本確定這個事情是屬實的,可以就此展開戰術設計,關於如何最大程度的使用好這個峽穀,將僚人主力徹底擊潰,使之沒有繼續戰鬥的能力。

必須要注意的是,唐軍總兵力在目前而言,蘇寧三千,牛進達兩千,成都三千,一共也就八千人,其餘的軍隊要麼就是沒消息,要麼就是地處太遠過不來,想要對付這三萬人的僚人主力,隻能依靠這八千唐軍。

王輝還傳來消息,據可靠情報,僚人主力似乎已經得知了老巢被端掉了,軍心大亂,已經開始準備回軍,距離峽穀所在地也就四五天的路程,要是加快腳程的話,三天左右完全可以抵達,而王輝更傾向於僚人主力三天後抵達峽穀所在地,而峽穀所在地距離嘉州和陵州都不算太近,估計需要兩天的時間趕到,也就是說,蘇寧和牛進達的五千聯軍,隻有一天的時間可以準備伏擊。

說到伏擊,要是僅僅用滾木礌石或者是弓箭伏擊,效果不會很好,主要還是靠實力與之肉搏,現在沒有火藥武器,遠程武器能在那裏使用的也就是弓箭和弩箭,可是殺傷力都不大,五千軍隊和三萬僚人肉搏,這個比例有些危險。

不用奇謀的話,估計難以全殲這三萬僚人,可是峽穀地帶,如何使用奇謀呢?火攻?那裏光禿禿的一片,沒什麼東西可以燃燒……水攻?有都江堰在,蜀中多少年沒有發大水了?就算要用水攻,也絕對不能破壞都江堰,那是蜀中的命脈,中華的瑰寶。

這可如何是好?滾木礌石的話一天之內又能準備多少呢?箭雨進攻的話,估計可能性也不是很大,還是要靠肉搏,肉搏帶來的傷害太大了,軍校已經失去了四十名學子,再也不能承受更大的損失了,所以,必須要用安全的手段,在最短的時間讓僚人失去絕大部分戰鬥力,然後再行肉搏。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這個時代的奇謀,無外乎水火,但是水火都沒辦法用,難道指望天降大雨造成泥石流山體滑坡把僚人全部弄死嗎?可能性不是很大,真的不大……那麼,還有什麼方法呢?

要是有火炮就好了,哪怕是最原始的火炮,隻要能爆炸,那就可以了,派人把前後兩個出口給堵住,把僚人關死在裏麵,然後放炮,狠狠的轟炸,不弄死他們才怪呢,嚇也能嚇死他們,但這不是沒有嗎?蘇寧第一次感到了無力,這個時候,就算是優勢地形,也需要依靠人力來肉搏嗎?

其實,隻要能燃燒起來,倒也不是太大的問題不是嗎?火攻最主要的不是殺傷力,而是心理威懾力,火攻的威懾力比殺傷力要大得多,古代的火攻,也主要是利用地形將敵人圍住,然後放火燒死他們,在這之前,火攻給人帶來的絕望是難以想象的。

咦~~~

其實有些時候看多了曆史雷劇也是不錯的,因為曆史雷劇裏麵總會有些超越時代的,但是總歸是那個時代可以產生的東西,比如著名雷劇《赤壁》裏麵的火攻武器,不是一句火燒赤壁就能帶來那麼多火攻武器的,用魚油製作燃燒瓶的創意都能被用出來,還有什麼是用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