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終焉(1 / 2)

戰爭結束了……

大唐貞觀六年十二月十三,午後,下午三點鍾,最後一個嘶吼著倒在地上沒了聲息的僚人走完了屬於他的人生曆程,沒有人知道他今年多大,沒人知道他的生命是短暫還是漫長,也沒人知道他叫什麼,長什麼樣,總而言之,被戰士們注意到的時候,他就是全身著火的樣子,像一個火精靈一樣,要是沒有那種慘叫的話,一定更像……

他四處奔逃,四處打滾,狂叫,抓來抓去,亂竄,大唐的戰士們不敢圍上去,他衝到哪兒,哪兒就空出來一塊地方,沒人下得去殺手,也沒人找得到機會上前了結了他,這個時候一支箭飛了過來,正中那僚人的頭部……大概是,隱隱約約看得到……

吼叫聲停止了,那僚人猛地倒在了地上,除了烈火發出的比比啪啪的燃燒聲,還有粗重的喘息聲,已經沒有其他的聲音了……

放箭的人收起了弓箭,手持鐵槊走上前,用威嚴的目光的掃視了一遍那群不知所措的戰士,漢民,主要是漢民,成都的軍隊在入口處,這裏是出口處,自己把守的出口處,但是,原本預想著的浴血戰鬥,卻沒有來到,突然出現的嘶吼聲和慘叫聲讓所有埋伏著的戰士們都不知所措,甚至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覺……

等到他們因為奇怪而出來,看到了眼前的那一幕的時候……牛進達覺得,恐怕這輩子也不會忘掉那一幕,那是真正的火海,真正的火海,僚人在火海上奔逃,亂竄,滿地打滾,做出各種奇怪的瘋狂的舉動,很有後現代風格的行為藝術……

但是提前一千多年出現在大唐,並沒有人懂得欣賞,更何況是這種要命的行為藝術。

牛進達不知道這是如何造成的,直覺告訴他,應該是那種叫做燃燒罐的東西造成的,一個燃燒罐已經可以那樣了,何況是兩千多個燃燒罐呢?這種威力,可以理解,這種火海的樣子,也可以理解……

上刀山,下火海,什麼都能做!

這句話突兀的出現在牛進達的腦海裏麵,打不自覺的打了一個哆嗦,這就是火海嗎?要是世人看到了真正的火海,還會不會把上刀山下火海這句話掛在嘴邊?蘇寧的三國裏麵,諸葛亮火燒三萬藤甲兵,那隻是書本,幾句話,幾行字,沒有衝擊力,但是眼前的火燒僚人,卻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三萬僚人,除去那五百人的先鋒隊,都被活活燒死,或者被射死,或者被砍死……

三萬人……

牛進達不知道火攻是如何產生這樣大的威力的,或許是神跡吧?要是諸葛亮後來火燒司馬懿的那個樣子,可能就壞事兒了,臨到頭居然下了雨,救了司馬懿,而如今沒有,看來老天爺還是罩著大唐的,大唐武運長久,國運昌隆……哈哈哈哈……嗬嗬嗬……

牛進達當然不知道火燒上方穀的悲劇是諸葛亮自己造成的,他選擇的地勢不好,地形不好,那一天估計天氣也不是很好,水汽比較充分,空氣中的水分子含量比較高,於是那一場大雨救了司馬懿,而今天,這個地勢,不太容易下雨,而且別說下雨,就算是下冰雹,這火也熄滅不了,除非燒完了……

牛進達顫抖著,帶著一群同樣在顫抖的戰士,加入了戰鬥,目睹了蘇寧帶兵衝下山坡砍殺僚人的時候,牛進達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時機,於是他不顧一切的帶著兵馬衝了上去,將在火海中掙紮的僚人一個個送上西天,當然,要把握好尺度,一個不好,自己就燃燒起來了,蘇寧千叮嚀萬囑咐,這個火一旦燒起來,就別碰上,碰上的話,自己也會燒起來……

唯一的辦法,嗯,目前而言,就是以大量沙土覆蓋之,這樣才能讓火熄滅,水是澆不滅的,牛進達拿著長武器,看到僚人就上去一下子打飛,打的還是頭部,這樣的話可以最高程度引發死亡,不能騎馬,完全不能,動物都怕火,這是一個生活經驗。

兩個小時以後,在成都守軍趕到之後,並且同樣加入了戰鬥,但是因為沒有得到蘇寧的警告所以同樣被燒死了不少人之後,戰爭結束了,這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裏麵,大唐八千士兵僅僅死亡了一百多人,軍事大學學子一個都沒有死,隻是幾個被輕微燒傷了,漢民們死的也少,隻有五個,燒傷了不少,死的主要都是成都守軍,沒得到警告,被著火的僚人撲上來,同歸於盡了……

而另外的參戰方,僚人,造反的僚人,在這個峽穀之內,被活活燒死了三萬人,除了那奔馳而去的先鋒隊五百人,不要緊,有驚喜等著他們,他們一樣會死,所以說,這場戰鬥,三萬人的僚人主力,無一幸免,全部死掉了,整整三萬人,整整三萬人,全部死掉了,絕大部分被燒死,剩下的,也是一個都沒有活下來……

或許在史書上,隻會留下短短的一句話——貞觀六年冬,嘉州陵州僚人叛,秀、寧以火攻之,僚亂遂平……

以火攻之,以火攻之,以什麼樣的火,怎樣攻之,做了什麼準備,造成什麼後果,殺敵幾何,損兵幾何,都不會有什麼記載,春秋筆法就是這樣精簡而老練,很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