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最後一戰(1 / 2)

仗打到這個份兒上,要是在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伏允可汗也就不要做可汗了,所以伏允可汗非常果斷的下達了撤退命令:“步兵留下來抵擋唐軍進攻,騎兵突圍!去會合援軍,然後再打回來!”說完,掉轉馬頭拍馬就走。

所以說當上可汗的人跑起來也是很快的……

天柱王緊接著就跑了,他的命已經和伏允可汗係在了一起,保住伏允可汗才能保住他,現在不跑更待何時?遲允一看管事兒的都跑了,也不等了,大喊一聲“弟兄們撤退”就跑了,騎兵們有馬做腳力,當然會非常方便,一看大官們都跑了,他們自然也要跑走,可是步兵們就不一樣了,城池裏麵的騎兵不多,大部分都派出去和北麵的突厥人對抗去了,也沒回來幾個,差不多全軍覆沒了,現在城裏麵的馬匹也很緊缺,沒幾個人有馬騎。

逃走的隻是少數,沒逃走的還傻愣愣的和唐軍展開肉搏的人占了大多數,他們不知道他們所保護著的大官兒們已經走了,麵對著如狼似虎的大唐鐵騎和突厥騎兵,他們隻有死,被投石機和床弩打亂了陣型,可以指揮他們的將軍遲允又逃走了,麵對著騎兵,無法組織起有效的軍陣,真的隻有死路一條,更何況是帶著鬼臉麵具的惡魔一般的唐軍。

看著那些帶著鬼臉麵具的唐軍衝過來的時候,他們真的感覺到時魔鬼在衝過來,所以,沒有像樣的有效的抵抗,三萬人直接就崩潰了,算上城池裏麵居住的數萬人,快十萬人在城池裏麵四散奔逃,亂成一團,唐軍隻要揮舞鋼刀就能砍殺吐穀渾人,這種感覺可真是爽。

不過唐軍不是獸軍,而是有嚴格軍紀和軍規的正規軍,殺了一陣子發現沒什麼抵抗之後,就開始要求這些人投降,知道了大唐對外開戰的意義所在之後,他們就明白了這些人都是工具,是財富,是他們的親人免於徭役的重要財富,所以能抓一個是一個,到時候家人也可以不用服徭役了,都讓這些人代替了。

老弱病殘看不上,這些當兵的青壯才是真正的勞動力,所以能不殺就不殺,唐軍不明白吐穀渾的話是怎麼說的,但是那些突厥人長期和他們打交道,找到幾個懂吐穀渾語言的不在少數,於是在這個時候,一些勸降的人就出現了,高喊著“放下武器就免死”之類的,一下子就有大量吐穀渾人放下了手中武器,跪伏在地上求饒。

這隻是少數,畢竟這個城池不算小,十餘萬人的城池,唐軍隻是攻占了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隻有騎兵在穿插進攻,步軍步步為營,一邊占領,一邊招降,收獲很大。

唐軍在進攻,但是吐穀渾軍卻在這個時候產生了內訌,因為這個時候很多人都知道了伏允可汗已經先一步逃走了,唐軍在後麵追,領頭的人卻已經逃走了,兵無戰心,大家紛紛商量著要逃走,幾個想要阻止的軍官被砍死之後,這種浪潮再也無法阻止,軍心已經散了,在抵抗也沒有意義,所以大家都在爭奪要逃命所必備的東西——馬匹。

大部分馬匹已經被騎兵們騎走了,留在城中的馬匹還不知道有沒有五百匹,能逃走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於是大家就開始打起了各自的心思,從第一個人拔出戰刀砍死身邊兩個人翻身上馬撞飛踩死好幾個人卻順利逃走之後,混戰就不可避免的開始了,吐穀渾的曆史上肯定要記下這一筆,在亡國之境時,居然還自相殘殺。

不少人搶到了馬匹,但是翻身上馬想要逃走的時候卻會被手持弓箭的人一箭射死,我走不了,你也別想走,在這個關頭,什麼東西都是清清楚楚的,你想跟我搶馬?那我就殺了你!殺了你之後還要上馬,縱馬奔馳,砍死踩死擋路的,還要環顧四周有沒有人拿弓箭對準著自己,跑起來還不能走直線,還要不時地扭動身子,衝出了後城門才算是真的安全,然後就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

一共隻有五百匹馬,想要爭奪的人卻數十倍於之,所以,當大唐軍隊打到這裏準備再來一場苦戰的時候,卻經驗的發現這裏已經成為了屍山血海,並不是大唐的軍隊所造成的,而是他們自己所造成的……

李世績得到消息之後覺得很不滿意,但是並沒有出乎預料,這個結果在他的預料之中,反正每一次打大型戰爭的時候總是很難把他們的領導者給抓住,畢竟領導者總是被萬軍保護住要說李世績自己的話,就算是大唐軍隊被打敗了,他也會是最安全的一個,相反,若是主帥死了,仗卻打贏了,不說這種結果幾乎沒有出現過,就算出現了,軍隊中也會為此而死一大批人。

軍隊裏的慣例,主帥或主將戰死,身邊親兵首先就要被處死,因為親兵存在意義就是為主將而死,現在主將死了親兵還活著那就是沒有遵守命令,直接就可以去死了,大將率軍出征的時候基本上是不會親自出戰的,而是被大軍和戰將裏三層外三層的保護起來,蘇定方這種悍將那是個人勇猛的極限,不會常常出現。

所以古代史書上談論到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這種事情都會忍不住的驚歎,曆史上能夠做到這一件事情的人也沒幾個,主要是大將都被嚴密的保護起來,想殺掉真的很難,蘇定方拚了命的進攻吐穀渾中軍,吐穀渾大軍雖然潰敗,但是中軍始終嚴密的保護著遲允,中軍被突破後親兵是一個接一個的上來送死,最後逼得蘇定方沒辦法才想射死遲允,結果還是被一個沒死透的親兵撞了一下馬匹,箭射偏了,遲允撿回一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