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想娶公主?沒門!(1 / 2)

祿東讚當然不知道蘇寧是多麼恐怖的一個人物,損招陰招迭出,專門朝著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招,也不知道多少人在蘇寧的損招陰招下瑟瑟發抖,祿東讚想要借助大唐的力量擺脫吐蕃身上的最後一道枷鎖,蘇寧卻想著反過來利用祿東讚的這種心理讓吐蕃永世不得翻身。

凡是陷入宗教仇殺的國家就沒一個能過上好日子的,比如印度,比如中東,為了各自的宗教信仰大打出手,殺人流血那是常事,聖雄甘地就為此而喪生,不管他多麼聖潔偉大,不管他如何絕食明誌,到頭來他還是無法撲滅宗教仇恨之火,所以印度一直都混亂不已,好端端一個民主國家被宗教仇殺拖入泥潭寸步難行,這就是宗教的厲害。

開放的環境之下都難以遏製宗教的仇恨火焰,那麼閉塞的環境之下呢?道教可以引發黃巾之亂,開啟百年混亂時代,佛教也引發了曆史上多少次滅佛運動,利用出家人的身份謀取私利的可在少數?但凡是宗教肯定就有他的不穩定的一麵,為了信仰,人是可以放棄一切的,哪怕是生命。

就好象拉登明明是個富家子弟,家財萬貫,那個年齡不去玩嫩模不去享受金錢,不去過奢侈的安定生活,偏偏拉起一支隊伍風餐露宿,先和蘇聯幹,接著又和美國對著幹,世界兩大超級大國他都敢對著招呼,一直幹到死,為了什麼?敢說和宗教信仰沒有關係?

道教,吐蕃本地教,三派佛教,嗬嗬,吐蕃搞不好真的會成為宗教博弈之地,也好,省得讓佛教和道教在大唐本土折騰,佛教的產業和道教的產業一旦到了某個特定的時刻就會瘋狂增長,曆史上出現的著名大騙子也基本上都以宗教身份粉墨登場,什麼淫僧淫道也屢見不鮮,就好像當初被蘇寧廢掉的那個成天煉重金屬顆粒的“道長”,別在大唐折騰了,去吐蕃吧,那裏才是你們的聖地。

一念至此,蘇寧決定了接下來的道路,這才開口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祿東讚正鬱悶著呢,一聽蘇寧如此一說,顧不得思考蘇寧到底是什麼意思,直接就開口問道:“什麼辦法?還請蘇副使明言!”

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蘇寧這才笑道:“祿東讚將軍所擔憂的,不過是一個教派而已,因為吐蕃地處高原,交通閉塞,教化不興,民智未開,極易被邪教趁機控製,可是中原之地也有教派,有佛教,有道教,但是一直相安無事,倒也沒有祿東讚將軍所說的那麼可怕。

所以,在下以為,吐蕃之邪教乃是萬惡之根源,隻要除之,一切都好說了,既如此,為何吐蕃不引入大唐之佛教與道教進入吐蕃傳教?吐蕃國內唯有一家教派這才導致一家獨大,但是若是引入佛教與道教,三家爭雄,三足鼎立,這才對吐蕃有好處,佛教與道教都是引人向善的教派,這樣一來,足可與邪教相抗衡,祿東讚將軍以為呢?”

蘇寧說完了自己的意見,現場一片沉寂,無論是祿東讚還是杜如晦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拿宗教對抗宗教的說法,自然也從來沒有想到過,蘇寧一提出來,他們這才驚覺,這,搞不好還真是一個辦法,祿東讚想起了那些吐蕃民眾寧可餓死都要支持教派的樣子,那種視死如歸的表情,不由得一陣心悸,不把這種信仰鏟除,鬆讚幹布沒有底氣對祭司動手。

大唐的佛教和道教也是宗教,同樣也廣泛傳播,這段時日祿東讚也聽聞了一些關於佛的事情,似乎已經在吐蕃國內有了一些影響,大唐有佛教,也有道教,倒是引入一批佛教和道教的高人來吐蕃傳教,和祭司們爭奪信徒,三家相互抗衡,最受益的還是吐蕃國家政權,收益的就是他們這些被祭司壓得抬不起頭的人。

這的確是個好主意,不需要大唐政府的介入,不需要大唐勢力的侵入,以免引狼入室,無論從哪個方麵看來,這都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祿東讚動心了,杜如晦卻有些不明白蘇寧在做什麼,三家相互牽製,最終受益的是政府,這牽製製衡之術是帝王心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是屢試不爽的一環,多少豪傑都被帝王心術玩弄於鼓掌之中,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但是要使用到道教和佛教,這些引人向善的宗教能給大唐帶來什麼?

但是,蘇寧這小子什麼事情做過虧本的事情?杜如晦心中暗暗尋思,蘇小子什麼時候都不會吃虧,他也不會做吃虧的事情,他做的事情,尤其是對付外族,連陛下都為之擊掌讚歎,總是能在本族和外族都想不到的情況下給外族以致命一擊,讓外族手忙腳亂,等到他們發現這是一個陰謀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杜如晦沒有打斷蘇寧,也沒有提出什麼異議,蘇寧的眼神告訴杜如晦,這件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時間多的是,這小子一定會把自己的謀劃講出來,所以,不需要什麼交流,等一切敲定之後再說。

杜如晦表示讚同,祿東讚深思熟慮之後,在協議書上簽了字,大唐將在一年之內將二百五十名佛教高人和二百五十名道教高人一共五百名宗教人士以及想當數量的佛經和道教經典送往吐蕃,他們的吃穿用度吐蕃政府一力承擔,並且開宗立派所需要的錢財和物資也都有吐蕃政府提供,吐蕃政府會負責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