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海軍!海軍!(下)(1 / 2)

李二陛下著重看了一下地圖上關於高句麗的方位,恩,看得出來是一個大體的半島形狀,三麵環海,的確方便戰船偷襲,而且隻要情報工作做得好,完全就是奇襲,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高句麗一直是他心頭的一大痛處,隋末三征高句麗讓炎黃子孫損失慘重,數十萬子弟命喪他鄉,據說高句麗人喪心病狂的將隋軍戰死將士的頭顱做成了京觀,當李二陛下下令高句麗毀掉京觀的時候高句麗隻當作耳旁風,由此李二陛下更是相當惱怒,而且高句麗之土原本就是漢代的中國土地,所以將這些土地奪回就是一統八荒的最後一步!

楊堅楊廣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

看著這幅地圖,還有旁邊已經陷入癲狂之中說的唾沫星子橫飛的蘇寧,李二陛下不由得感謝上蒼,給大唐給自己送來了這樣一朵奇葩,有了這朵奇葩,大唐的未來才更加讓人期待啊!

不過,這小子唧唧歪歪說了很久,核心都離不開兩個字——他所謂的“海軍”,這個海軍李二陛下也明白了是什麼意思了,按照這小子的說法,水師就是關在籠子裏的小鳥兒,海軍則是翱翔在天際間的雄鷹,兩者不可同日而語,當初東吳擊敗了曹孟德大軍的水師在這小子的眼裏就是一堆玩具。

海軍到底是多強悍的一支船隊?大唐南平蕭銑的時候也用到過水師,但是規模不大,為了應付嶺南的情況,倒是在洞庭湖有一支水師,隻不過大唐的主要對手不是在北方草原就是在西方戈壁灘,都挨不著水,也沒有水師的用武之地,自從江南平定以後,水師幾乎都荒廢了,若不是時時刻刻有人視察,還真不知道水師能不能算作軍隊。

這是隱患。

李二陛下突然這樣認識到。

“大唐也不是沒有水師,但是因為大唐南方沒什麼戰時,而且就算有戰事也是派遣馬步軍去平叛,根本用不上水師,現在大唐的水師都在洞庭湖一帶,恩,因為要開發江南所以洞庭湖水師曾經出動剿滅水匪,不過江南水匪也不算多,幾戰之後就銷聲匿跡,水師也沒了用場,現在,還在洞庭湖。”李二陛下略微有些尷尬。

蘇寧看著李二陛下說道:“所以,臣認為水師隻是關在籠子裏的鳥,那湖就是籠子,不離開籠子,就永遠不能翱翔九天,大唐不太需要水師,隻需要海軍,大江大湖裏麵又有多少敵人?海裏麵的敵人才多!陛下,臣強烈建議將水師重新整合,找一處海港,設立海軍基地,設立海軍,以備將來之用!江南之地多樹木,建造海軍之用料可就地取材,極為便利!”

李二陛下坐了下來,思考了一下說道:“茲事體大,不能貿然決斷,還需要和參謀總部商議商議,而且多出來的水……海軍由誰統領,你所謂的海軍基地設立在何處,如何建立軍製,如何招募兵員,海軍軍府的設立,這些都是大事,我不能輕易就決定,但是你所說的那些事情,我覺得還是很有價值的,相信參謀總部也能給出一個合適的方案。”

蘇寧也為之點頭:“陛下深思熟慮,臣也讚同,不過,海軍基地的設立,臣還是有想法的,大唐有三處地點適合設立海軍基地,發展海軍,正好可以應對三個方麵。”

李二陛下詢問道:“你且說。”

蘇寧拿過世界地圖,說道:“其一,便是此處,山東之地,萊州登州等地和遼東之地正好將此片海域圍起,乃是天然良港,就算有敵海軍進犯此處,我軍隻需掌握此二半島,便可將敵軍封死在此,調集大軍主力圍殲之,無論敵軍來多少船隻,我軍都可叫他有來無回。

而且此地毗鄰北平城,本就是我大唐北方重鎮不缺人口,物資補給很方便,將海軍基地設立於此,大軍東征高句麗之際,海軍便可由此地直接向高句麗內地進發,重走楊仆之路,同時還可以對倭國造成威脅,臣一直認為倭國是我大唐之大患,若不能將倭國除掉,後患無窮。

其二,乃是長江出海口之地,此處毗鄰揚州金陵之地,乃是六朝古都,本就是人傑地靈,背靠吳越之地,吳越之民多習水性,且大多悍勇,楚霸王八千子弟兵就是出自此處,在此處設立大量軍府,招募當地熟識水性之民為海軍軍員,納入海軍軍府管轄,最合適不過,而且此處海軍盡可入大海,退可入長江,乃是海軍基地的不二之選。

而且此處水運交通便利,若是將海商聚集於此,於此地大力發展海上事物,將此地打造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卻也相當合適,此處本就是江南人口稠密之地,而且順著長江而上便可將整條長江沿岸地區全部照顧到,荊州襄陽也在其中,發展此處,也就等於將整個長江沿岸發展了。

其三,就是嶺南廣州之地,此處,也是一條大江入海口,當地人稱之珠江,在此處設立海軍基地,進可圖南部諸多海島,退可保廣州內地不失,而且廣州之地本就是嶺南難得之人口稠密區,且河流江流諸多,縱橫交叉,水運極為便利,幾乎將整個嶺南囊括其中,若是發展海商,整個嶺南都會為此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