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句麗的突然襲擊,蘇寧覺得非常吃驚,因為他清楚地記得對高句麗的戰爭是李二陛下為了一統中國而發動的,並非高句麗主動進攻,而且高句麗也沒有膽量主動進攻,從貞觀四年開始就在遼東之地仿秦長城建立屬於他們自己的千裏長城,屯重兵以防禦大唐的進攻。
大唐兵威遠揚,先後擊破東突厥、吐穀渾、吐蕃等諸多大中小國和部分部落,一直以來就沒有戰敗過,兵力強盛,高句麗更是不該在此時發動進攻才對,究竟是為什麼,他們會在此時發動進攻?而且看著李二陛下這個神神秘秘的樣子,肯定是不願意讓江南剛剛平靜下來就陷入混亂中,所以才秘密告訴自己。
那個官員開口道:“蘇侯,陛下因為高句麗突然襲擊感到極為惱怒,此時朝中精兵猛將都已經北伐草原,若在此時停止北伐戰爭是絕對不可能的,調兵南下回援也隻會打亂整體部署,陛下的意思,是要讓蘇侯盡快趕回長安城,陛下有要事相商。”
蘇寧皺著眉頭詢問道:“我知道了,我會盡快回去的,不過,北平應該屯有重兵,若是以北平之兵北上抵禦高句麗,至少可以支撐到大軍戰勝草原回援吧?”
官員搖頭道:“陛下為了保證此次大戰可以盡全攻,出兵二十萬北伐草原,北平原來屯駐的三萬兵馬抽調了兩萬人北上助戰,如今隻有一萬人屯駐北平城!”
蘇寧點點頭,詢問道:“高句麗出兵多少?”
官員麵色難看的伸出兩個手指頭:“十五萬!”
蘇寧麵色一驚:“十五萬?!那麼多?我大唐北伐草原不過二十萬兵,他高句麗也敢出兵十五萬?!那該是高句麗全國兵馬了吧?彈丸之地就算有那麼多兵馬,也出不起那麼多糧草軍械,更何況還有新羅百濟之牽製,高句麗哪裏來的膽子?”
官員搖搖頭:“具體情況下官不知,還請蘇侯盡快北返!”
蘇寧歎了口氣,點點頭,說道:“本侯知道了,本侯會盡快回去,你先回去複命,本侯收拾收拾就回去!”
官員點頭行禮:“下官遵命!”
蘇寧目送此官員離開,然後對屏風後麵的崔孝義說道:“先生,情況很嚴峻啊!”
崔孝義從屏風後麵現身到:“二郎,老奴總是覺得,這個時候高句麗出兵,還是一出就出十五萬,絕對不平常啊,若是襲擾,兩三千足夠,若是想攻占一兩座城池,一兩萬兵足矣,可這十五萬,可是滅一國才需要出動的兵馬啊!”
蘇寧大怒:“高句麗彈丸小國,竟也敢對我天朝上國動手?!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崔孝義搖頭道:“高句麗不可算是彈丸小國,百濟與新羅可算為彈丸小國,但高句麗占據我先漢遼東故地大半,國土方圓何止千裏?絕非彈丸小國,前隋三次征伐高句麗,因為各種原因失敗,讓高句麗積累了很豐富的戰爭經驗,出了一批精銳士兵和能征善戰的猛將,更不說高句麗之人口戶數並不算稀少,綜合全國兵馬,三十萬還是有的。
高句麗並非是弱國,乃是我大唐東部邊陲一心腹之患,照老奴看來,高句麗不除,大唐難安,其兵甲充沛,多為前隋遺漏,此時去前隋第三次戰敗不過十數年,當年參與過那三場征伐的將軍士兵大多還在人間,此番高句麗出兵十五萬,絕對不是為了區區幾座城池而來的。
高句麗定然是看到了大唐北伐草原,即將掃平攻伐高句麗的最後禍患,一旦西突厥和薛延陀崩潰,高句麗在我大唐北方將再無援手,一旦大唐出重兵攻打高句麗,高句麗也將失去請援兵攻擊大唐後方迫使大唐撤退的這樣一個高句麗對付前隋的妙招,所以就趁著皇帝出動全國大軍北伐草原的時候,攻伐大唐,以圖後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