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保王伐唐(上)(1 / 2)

如果說董卓之亂是漢末群雄割據紛亂的直接導火索,徹底摧毀了漢室最後一絲威嚴,那麼泉蓋蘇文的《保王伐唐書》就是導致高句麗群雄割據紛亂不止的直接導火索,當然了,這裏麵也少不了蘇寧的推波助瀾,可要說到底是什麼個意思,到底是如何發展的,還是泉蓋蘇文的腦洞打開,反正蘇寧是沒有想到泉蓋蘇文真的會這樣做。

《保王伐唐書》剛一發布,就在高句麗全國範圍內引發了劇烈的震動,泉蓋蘇文在這份檄文中表示了對唐帝國的徹骨仇恨和勢必要手刃蘇寧的強烈意願,洋洋灑灑數千字,接著話鋒一轉,來了一招畫龍點睛,把目的說了出來……

為了集中力量對付唐帝國和厚顏無恥的新羅國,作為高句麗如今僅存的最高級官員莫離支,他有義務承擔起高句麗攝政的職責,要求各地官員立刻來安市城共商大計,還要把軍隊都過來,糧食也帶過來,一起組織新的高句麗執政政和政府軍,由他作為攝政王暫時總領全國兵馬,對抗唐帝國和新羅國的聯合攻擊,重整舊山河。

說道這裏,要是還不明白泉蓋蘇文的真正意思,那麼大家就都是傻子了,可是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明白泉蓋蘇文這話裏麵的意思是什麼個意思,簡而言之,就是要以莫離支的職位當上高句麗的無冕之王,然後掌管全部的兵馬、糧草和錢財,再簡而言之,就是要把這段時間內大家發展的軍力全部收到他的手裏麵。

你說要是高建武在這裏,說一句,大家指不定還要忌憚,然後做做樣子,或許幹脆就跟了高建武,可是你泉蓋蘇文算什麼東西?家都沒了,權力都沒了,你以前是莫離支,你現在還以為你是莫離支?給你幾分麵子說你是莫離支,不給你麵子直接一巴掌抽到你臉上,都什麼時候了還敢裝腔作勢?找死嗎?

大家現在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了,薑以式都死了,你還想怎麼樣?軍隊多?我也有!糧食?我也有!你有的我都有,你沒有的我也有,我憑什麼把權力和軍隊都交出來?你長得帥還是怎麼著?憑什麼啊?!

估計泉蓋蘇文也沒真想怎麼著,大概就是想找個理由對外麵動手,看著大家夥兒都在發展自己,覺得要是不趕快下手的話搞不好就真的能出來好幾個跟自己旗鼓相當的對手,不管是不是真的強,哪怕是強征農民入伍充數也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而且還有新羅人和唐人的虎視眈眈,他不得不這樣做了,李先生也是這樣認為的。

至少他打算兵變的事情已經沒人知道了,他現在至少還是明麵上的莫離支,如果不把這個莫離支的職位的最後一絲利用價值給榨幹,實在是心有不甘,所以就由李先生執筆,寫下了這份曠世奇文——《保王伐唐書》,笑掉了無數大牙,兩個星期之後,沒有兵馬和糧草過來,倒是來了不少份信件,打開一看,泉蓋蘇文饒是有了心理準備也被氣的七竅生煙。

所以他終於有了對外麵動兵的準備了,反正北邊長城那一線他是不打算去攻擊的,因為那裏要是一旦唐軍來襲肯定是第一線,他不想做出頭鳥,而且還有契丹人在那裏,更不安全,他打算把長城以南大同江以北的地區全部都給拿下再說,現在軍隊還在奮力阻擊新羅人,雙方隔著大同江打的很激烈,泉蓋蘇文沒辦法趕走新羅人,新羅人也渡不過大同江,就是這個情況。

至於其他的地區,就是群雄割據的情況了,少少的一塊土地卻有著大大小小幾十個割據勢力,把逃難而來的大量難民全部征為兵馬,而之前的那一大批被泉蓋蘇文趕走的難民隻有少部分被這些實力派給截下來了,主要那個時候他們還不知道王都的大變,而現在知道了,卻有些追悔莫及。

不過那裏頭的青壯男子都差不多被泉蓋蘇文給抽幹了,截下來也是浪費糧食,所以沒有人願意去長城找到這批難民,這就間接的促使了這群難民的悲慘未來,軍閥們顯然不會去管這些人,而是積極準備著,終於,在薑以式戰死的第二十三天以後,大唐貞觀十年三月十一日,泉蓋蘇文兵分三路,對安市城周邊的三個地方實力派展開進攻。

理由就是,蔑視王權,意圖不軌。

這種時候說理由其實就是個笑話,但是誰都知道,你要打人家,總需要一個開戰的理由,否則名不正言不順,大家都不開心,有了理由,至少可以給自己臉上貼貼金,這就很好了,於是乎,泉蓋蘇文的大軍出動了,前段時間聚集的十萬兵馬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五萬人和新羅人對峙,三萬人保住安市城,剩下的兩萬人兵分三路出擊。

剛剛開始沒多久,這三個地方派也不是多強,感覺也沒有多厲害,雖然號稱擁兵過萬,實際上是什麼情況大家也都清楚,所以泉蓋蘇文沒把他們當作對手,隻是一隻小老鼠而已,真正的對手和新羅人和唐軍,所以八萬兵力用來震懾唐軍和新羅人,隻有兩萬人的富裕對外開拓,其實這也是最大的兵力了。

幸運的是這兩萬兵馬並沒有給泉蓋蘇文丟臉,都是泉蓋蘇文的老底子帶著原先安市城的鎮守軍,楊萬春一手訓練出來的精銳兵馬,哪裏是那些地方實力派剛剛拉起來的烏合之眾可以對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