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瘟疫橫行(1 / 2)

貞觀十年七月二十三日,從前線封鎖邊境的軍隊那裏傳來了有一批高句麗人往大唐防線處接近,在軍隊示威之後依然前進不止,且情緒較為暴躁,最後薛仁貴當即下令弓弩隊發射弩箭,射死了一批人之後,這些高句麗人裏麵出來了幾個會說漢話的人,向薛仁貴叩頭哭訴說他們並沒有病症,乃是居住地瘟疫橫行,不得已離開居住地,前來避難,懇求大唐軍隊給他們一條活路。

薛仁貴終究於心不忍,沒有下令殺死這些高句麗人,便讓這些人在距離大唐軍營五裏之地暫時居住下來,給他們準備了熱水和稀粥,讓他們的情緒安穩下來,接著就向蘇寧請示下一步的動作,表示自己實在是無法忍心將這些手無寸鐵的高句麗平民射殺,軍隊中也多有不忍之人。

張亮聞言大怒,當即對蘇寧說要把薛仁貴給撤下來,高句麗人是敵人,兩國還處於交戰的狀態下,對方爆發了瘟疫對我們是好事情,而且我們躲避還來不及,你居然還想著把他們給收容到我們的領地上?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張亮表示自己可以率軍殺掉所有試圖接近大唐領地的高句麗人,薛仁貴還是太年輕,不明白這裏麵的道理。

張士貴沉默不語,但是在蘇寧看來,卻是比較傾向於張亮的做法,蘇寧自己也比較傾向於張亮的做法,如今大唐可以將邊境封鎖,並且選擇山中泉水飲用,已經是可以做到的最高程度了,大唐的醫療力量基本上都在草原為大軍服務,自己這遼東半島上的醫療力量還是後來才過來的,根本不具備防疫的素質和條件。

封鎖邊境是唯一可行的道路,現在還不知道高句麗的瘟疫屬於哪一種瘟疫,除了水源傳播還有什麼傳播方式,飛沫會不會傳播,肢體接觸會不會傳播,而已知的情況就是這次的瘟疫致死率非常高,屬於烈性瘟疫,一般從發病到死亡不超過三天,而最快的更是從發病到死亡隻有短短的六個時辰,半天而已,這幾乎趕得上當初被視為滅世瘟疫黑死病的致死率和死亡速度了。

蘇寧不可能放那些高句麗人進入大唐的領地,這是對數萬大唐將士的不負責任,在自己人都無法保全的情況下,在這種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的情況下,還想著去幫助別人,那就是愚蠢,而不是仁慈,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更是想都不用想。

蘇寧決定把薛仁貴調回來,不能讓他繼續呆在那裏,否則按照他的性子……

雖然驅逐那些高句麗人很有必要,但是如果強行強製命令薛仁貴自己去做這種事情,蘇寧不知道這會對他的性格產生什麼影響,在目前,沒有必要為了高句麗人而冒險,所以,蘇寧決定把薛仁貴調回來,而請張亮大將軍出麵,帶著他的本部三千鐵騎去穩定住邊防線。

“張亮將軍,請您帶著您本部三千鐵騎前往邊境,將薛禮和薛禮的本部軍隊替換回來,而後將高句麗人盡數驅逐,不願離開者,殺無赦!焚燒其屍,在接到明確命令之前,斷斷不可讓一個高句麗人進入大唐邊境!不論健康與否!”蘇寧狠下心,做出了這個決定,把兵符交給了張亮,張亮很滿意的點點頭,接過兵符,轉身離去。

作為遼東道行軍副總管,蘇寧可以下達這樣的命令,當然,也要為此而負責,可是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人會認為蘇寧做的不對,再迂腐的文人,都知道瘟疫是怎麼一回事,經曆過瘟疫的痛苦和恐怖的折磨,沒有人希望大唐再一次發生瘟疫,瘟疫再一次發生在自己的身邊。

下達完這個命令之後,蘇寧又提筆寫了另外的一份信件,這是給李二陛下寫的信件,就目前的情況看來,高句麗的瘟疫是高句麗人自己無法阻止和克服的,除了染病的人全部死光,屍體被全部焚燒殆盡,才有可能終止這次的瘟疫,乃至於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瘟疫過後,整個高句麗人口全數死絕也是有可能的。

大唐雖然有了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取下整個高句麗之地的機會,但是這種方式未免太過於慘絕人寰,對方雖然是敵國,為我中原世仇,但是終究也是人,高句麗人也是人,如果就這樣眼睜睜看著高句麗人全部死光,整個高句麗淪為一片死域,卻也太過了,所以,蘇寧希望李二陛下可以抽掉一些醫療力量來遼東半島,看看是否有辦法把這次的瘟疫給解決掉。

這並不是資敵行為,而就算從大唐的角度出發,放任這樣多的勞動力就此死去,卻也是很不劃算的一種行為,如果這些人可以感念大唐恩德並且在隨後的戰爭中對大唐少一些抵觸心理,那麼在大唐占據了這片土地之後,鞏固統治也就容易了許多。

寫完之後,蘇寧命令手下把這封信件送到皇帝陛下手中,請皇帝陛下定奪,繼而微微歎了口氣,雖然初時聽聞高句麗爆發瘟疫的時候還有些輕鬆的感覺,可是到頭來,心中也是有了些擔憂,高句麗人若是真的死絕了,那可就真的是世界曆史上的一個慘劇了,雖然不是任何人直接造成的,可是論其緣由,這數百萬人的生命,所有人都要為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