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第二次卡迪西亞會戰(中)(1 / 2)

從戰爭的一開始,柴紹就知道這一戰大唐軍隊必須要竭盡全力,因為軍隊上的人數差距,士氣上的不利,作戰精神的不利,在這場戰爭裏麵,大唐軍隊不是在保家衛國,沒有保家衛國的使命感和榮譽感,這對於把榮譽視作生命的大唐軍人是非常不利的,為了讓這種不利因素不至於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從一開始就要盡全力,一旦被壓製,軍中定然會出現“為何要打這一戰”的聲音,而這個理由,是柴紹必須要保密的。

阿拉伯帝國也是一個很麻煩的對手,陛下所想的是要在波斯帝國建立一個足夠讓大唐人在未來的行動中有充分的優勢的前哨站,將波斯帝國打造成大唐對西方影響力的輻射標杆,讓大唐帝國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並且對整個西方擁有足夠的了解,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隻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可以對整個天下的形勢有所了解。

大唐的擴張之路不會停止,從世界地圖在李二陛下的臥房中掛起來的那一刻就注定了這條道路不會停止,到底要走到什麼時候,沒人說的清楚,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帝王將相,在這場大擴張戰役中,都可以得到利益,隻要有利益,戰爭就不會停止,隻要有利益,紛爭就不會消失,這是一切的根源。

而這場卡迪西亞會戰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插曲而已,在整個大擴張時代裏麵,這是微不足道的一場戰役,但是其影響力卻在數千年之後也足以為世人所知,這是漢民族和大唐帝國走向巔峰之路的一塊墊腳石,或許,也是一切的開始,是大唐帝國和波斯帝國聯盟對阿拉伯帝國全麵開戰的開始,也是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對這塊陌生土地進軍的開始。

第二次卡迪西亞會戰在大唐貞觀十一年六月十三日正式開始了,阿拉伯軍團整整二十萬軍隊對波斯帝國首都的屏障,易守難攻的卡迪西亞地區發動了全麵進攻,而防守方則是以大唐遠征軍團六萬軍隊為主要戰力的十一萬大唐波斯聯軍,五萬波斯軍隊也接受大唐遠征軍團主將柴紹的指揮,整合全部的軍力,在卡迪西亞城築起了堅固的防線,迎戰強大的阿拉伯軍團。

戰爭一開始,阿拉伯軍團就以整整五萬人的集團兵力發動了對卡迪西亞城的進攻,進攻勢頭非常猛烈,士氣非常高昂,憑借著強大的堅定的信念對大唐軍隊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步兵聚合在一起,以盾牌保護著自己,遠程打擊部隊也藏身於步兵軍陣之中,試圖接近城牆,以手中的遠程打擊武器對城牆上的唐軍進行射擊。

剛剛從羅馬軍團手中奪來的強大的遠程攻擊武器投石機也在這裏發揮了作用,全部接近到可以進攻卡迪西亞城牆的地方,準備對卡迪西亞城牆發起射擊,摧毀城牆,以擊破城牆防禦,再以絕對優勢兵力對唐軍造成絕對的壓製和打擊。

柴紹愣愣地看著這一切,注視著阿拉伯軍團的各種動作,心中閃過千萬念頭,最終彙合在一起,那就是阿拉伯軍隊進步了,從一開始的猛衝猛打沒有章法沒有盔甲沒有製式武器沒有合理的戰術安排,到如今的軍陣、盾牌、裝甲、衝鋒、遠程打擊樣樣具備,阿拉伯軍隊已經不是之前的那支阿拉伯軍隊了,他們已經擁有了那個叫做羅馬帝國的軍隊的裝備。

波斯軍隊連那支近乎於乞丐軍隊的阿拉伯軍團都無法戰勝,就更別說這支經曆了殘酷戰爭洗禮的阿拉伯軍團的絕對精銳主力,柴紹幾乎可以預見如果沒有大唐軍隊死守卡迪西亞城,那麼波斯帝國會麵臨什麼樣的潰敗和恐慌,首都是必然無法堅守的,所以他們隻能逃亡,而將富庶的領土和資源和在各種意義上都不屬於大唐的技術拱手相讓給阿拉伯人。

柴紹可以理解這一切的進程,一開始,阿拉伯軍隊隻是一般的農民軍或者是牧民軍,沒有戰爭規劃,沒有戰鬥技巧和戰法章程,每一次打仗都是自由發揮,憑著他們那股悍不畏死的精神和莫名其妙的堅定的信仰,他們戰勝了強大卻腐朽的波斯人,獲得了發家起事的第一桶金,隨後,在那些毫無戰鬥意誌的波斯人身上獲得了大量的資源和戰術戰法。

阿拉伯軍隊也在不斷的學習和進取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強大,因為信仰而團聚在一起的人們越來越多,這個民族越來越強大,獲取了立身之地和資金,獲取了他們所需要的一切,接著,他們趁著波斯帝國和羅馬帝國打的兩敗俱傷的檔口,迅猛發展起來,同時發動了對疲憊至極的波斯帝國主力和羅馬帝國主力的進攻。

對波斯帝國獲取了巨大勝利之後,對羅馬帝國的戰爭也獲得了勝利,腐朽而老邁的波斯帝國除了金錢和資源並不能給阿拉伯帝國太大的幫助,隻有更加強大的羅馬帝國軍隊才可以在軍事上給阿拉伯帝國足夠的幫助,建立騎兵並不容易,但是建立步軍就要容易一些,所以這支二十萬軍隊的阿拉伯軍團,隻有兩萬騎兵,剩下的全是步軍。

杜荷在一旁凝視著阿拉伯軍團的動作,對柴紹說道:“大帥,阿拉伯國軍隊已經今非昔比,彼軍經過數次大戰,從羅馬國軍隊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與其說我們是在和阿拉伯人作戰,倒不如說我們在和更加強大的羅馬國軍隊作戰,若不是我們有火炮,恐怕這一戰會非常的艱難,我們全軍覆沒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