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個時空中,李二陛下晚年的時候,對他麾下所仍然存活於世的臣子們有過一個很精準的評論,其中有一條是說當今名將,唯李世績、李道宗和薛萬徹三個人而已,世績道宗不能大勝也不會大敗,而萬徹不是大勝就是大敗。
薛萬徹作為那個時候李二陛下嘴裏麵僅剩的三個名將之一,他的戰術水準和軍事指揮能力自然是毋庸多言,隻是他這個人比較情緒化,有些時候狀態好,可以打出經典戰役,大勝之,有些時候狀態不好,戰術水準直線下降,大敗之,所以他這樣的人才也隻有李二陛下才有膽氣駕馭,也隻有大唐那麼雄厚的家底子可以給他做後盾。
現在的情況毋庸多言,大唐有足夠雄厚的底子給薛萬徹去揮霍,一場大戰打下來,整個戰場硝煙滾滾,火熱的時代已經提前來臨,作為情緒化很嚴重的統帥,薛萬徹特別癡迷於火炮這種武器,他覺得火炮是上天賜給他的神器,那粗大的炮身,那轟鳴的聲響,那可怕的撕裂的威力,簡直就是他的一切。
他可以為了火炮而瘋狂。
每當炮聲隆隆的時候,薛萬徹就會非常瘋狂,乃至於失去了作為統帥的冷靜,一個勁兒的要求炮兵拚命轟擊敵軍陣營,哪怕敵人已經崩潰,正在竄逃,他卻仍然要求火炮繼續轟擊,而不是下令輕騎軍火速追擊敵軍,將敵軍徹底剿滅,為此,深深了解薛萬徹的李二陛下給了薛萬徹的參謀長張琦一個權力——薛萬徹發瘋的時候,代替薛萬徹下令軍隊的行動。
於是這個時候,阿拉伯軍隊在火炮的轟擊下徹底崩潰的時候,薛萬徹又一次紅著眼睛大吼大叫的時候,大唐遠征軍總參謀長張琦搖搖頭,無奈的下令火炮停止轟擊,輕騎軍全線出擊,重騎軍緩緩前行,步軍方陣緩緩前行,準備戰場收尾,全軍前行。
火炮一停,薛萬徹就恢複正常了,用幽怨的眼神看著張琦:“我說張小子,你怎麼又擅自下令停止炮擊!你沒看到火炮正在大展神威嗎?!你沒看到我們已經取得了勝利嗎!真是的,每次都在我最爽的時候停下來,你知不知道我這樣很難受的!”
年僅二十七歲卻被委任為十萬大軍總參謀長的張琦自然不是省油的燈,他雖然出身寒門,但是卻是軍事大學第四期畢業生裏麵的第一名,然後誌願進入參謀總部工作,很快就調往遠征軍中從一個最低級的參謀開始做起,僅僅兩年半的時間,就積功至全軍總參謀長,被譽為李世績之後最有希望接任參謀總部總長職位的年輕人,他在遠征軍裏麵的時間比薛萬徹還要早,所以他絲毫不害怕薛萬徹這個壯士的大漢。
“陛下給我的權力,在大帥失去理智的時候,我有權力代替大帥指揮軍隊,做出最正確的決定,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正確的,大帥有何不滿之處?戰場不是遊戲,火炮也不是大帥的玩物!”張琦狠狠地瞪了回去,對於薛萬徹每一次都不計後果的使用火炮,他很不爽,不說火炮彈藥的造價多貴,早就被波斯人埋怨過,就說你毫無節製的使用火炮,萬一炮彈儲蓄不足了怎麼辦?
而且軍中現在有一種說法讓張琦非常擔憂,軍中有一種說法就是說炮兵那麼強悍,每一次還沒開戰呢敵軍就被火炮轟殺至渣,炮兵撿大頭,騎兵步兵和八牛弩隊投石機隊隻有吃殘渣剩飯的機會,全軍似乎都對炮隊有所不滿,並且戰鬥的時候熱情也不高,似乎早就預料到結果一樣,這讓張琦十分擔憂。
張琦也深深了解火炮的不足之處,笨重就不說了,沒了彈藥就是一大塊鐵疙瘩也不說了,一下雨,防潮不及時的話,火炮就啞火了,那個時候萬一遇上大股敵軍才是最不妙的,有一次就是這樣,多虧了那一批強悍的炮兵變成步兵頂了上去,否則十門火炮估計就要落在了阿拉伯人的手中。
大唐非常防備火炮這樣的利器落在別人手中,但是別人不眼饞不考慮是不可能的,不說波斯人和羅馬人暗中搗鼓的小動作,就說阿拉伯人,為了對付火炮也是絞盡腦汁,從士兵到將軍似乎都在為了和火炮作戰而作戰,而不是和大唐的軍隊在作戰。
火炮太過於耀眼了。
張琦暗暗擔憂。
當然他並不知道如今時節李泰已經開始研究可以讓更少的士兵數就可以使用的火炮,或許李泰沒有想到製造一個士兵就可以使用的火炮——火槍,但是蘇寧已經提前告訴了他,告訴他最終的目標是什麼,最終的目標是製造出每一個士兵都可以使用的火炮,單兵火炮,那個時候,成千上萬的士兵一起使用火炮,啊,那個場景……
的確,在這樣的時代,過於強大的火炮是會造成軍隊內的不滿的,炮兵所獲得的成就和戰鬥力實在是太強了,強的讓其他兵種覺得他們沒有必要存在,尤其是八牛弩隊和投石機隊,他們紛紛覺得火炮可以取代他們的存在,他們幾乎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除了下雨的時候出來秀一下,其他時候幾乎都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火炮隊立功,然後結束戰鬥。
薛萬徹作為主帥,對火炮的過度偏愛也是他所不滿的,作為主帥,你的一舉一動都會給軍隊帶來很嚴重的影響,所以作為主帥更要明白自己的行為,更要注重自己的行為,哪像薛萬徹,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呆在炮兵營裏麵和火炮做夥伴,這簡直是把其他兵種不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