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最後的信仰(上)(2 / 2)

這樣的戰鬥也不會停止。

為了最後的榮耀,無論戰鬥到什麼時刻,他們都必須要這樣戰鬥,必須要這樣奮鬥,如果不這樣奮鬥的話,一切都會消失,將軍用最後的勇氣和大家一起戰鬥到了今天,這不是什麼很簡單的事情。

“將軍,我們究竟要戰鬥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回家呢?”一名傷重瀕死的士兵曾經這樣詢問他們敬愛的統帥塞納西將軍,年已五十的老將軍塞納西蹲下身子,放下了緊握在手的戰刀,雙手在一起緊緊握住了那名瀕死士兵滿是血汙的手,堅定的說道:“明天,就在明天,就在明天我們就可以打敗那些邪惡的異教徒,然後,然後我們就可以離開這裏,和家人團聚,去告慰先知和真主,我們勝利了!”

原本是那樣激動人心的話語,卻沒有一個人為此感到高興,為此感到驕傲,因為大家都明白,那隻是將軍為了讓這個士兵安心離去的說辭而已,明天?明天在哪兒?明天真的可以回家嗎?真的可以回到家中和父母妻兒團聚?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有些太過於草率了?這真的可能嗎?

但是隻要那名士兵相信了,那就夠了。

那名瀕死的士兵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嘴巴動了動,喊出了“母親”,然後他眼中的光彩就消失了,將軍放下了這名士兵的手,拿出自己的手帕為他擦拭了臉上的汙漬和血液,然後合上了他的眼睛,最後站了起來,望向了遠邊的天空,又把充滿仇恨的目光投向了三國聯軍的軍營,最後轉身離去。

又是數不清的十二天,一個又一個十二天,誰也不知道到底度過了多少個十二天。

估計連對麵的三國聯軍也都不知道度過了多少個十二天,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到底這場戰爭還要持續多少時候,持續多少個十二天,打仗是國家的決策,是大人物的決策,但是底下的士兵,又有誰是心甘情願願意不惜一切的戰鬥下去,為了虛無縹緲的理由而獻出自己的生命的呢?

或許深受皇朝恩惠的大唐軍隊願意,大唐軍隊的人數越來越多,大家爭著搶著當兵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權力和名位,更有一點是家中父母和孩子都被大唐官府安排的極為妥當,大家都得到了來自於皇帝陛下的恩惠,免除了徭役,減免了農稅,得到了高產作物的種子,擁有了吃飽飯乃至於吃三餐飽飯的權利,甚至可以讀書,這是曆朝曆代前所未有的事情。

大家都明白這是為什麼,大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好日子,所以隻要家中有超過一個兒子的,老父老母都會在朝廷宣布征兵的時候找一個身體強壯的孩子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們有今天的日子,都是朝廷的恩情,是陛下的恩情,現在陛下需要我們去為大唐戰鬥,為大唐開疆拓土,那是英偉的事業,那是一輩子的全家的榮耀。

所以,孩子,去吧,去報答皇帝陛下的恩情,這是我們唯一可以做到的,你放心的去吧,我們都會很安全,很富足,你努力的戰鬥,努力的活下來,做個軍官,或者做個將軍,那就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候了。

大唐新近入伍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因為這樣的理由而主動參加了朝廷招募的常備軍,一應用度全部都是朝廷負責,武器,糧食,戰馬,軍服都是朝廷準備,還有軍餉可以拿,軍餉很高,一個普通士兵的月餉幾乎是一戶農家一個月的用度,軍人一個月就可以掙到一戶農家一個月的用度,一個人可以掙好幾個人的錢。

而且這些軍餉是每個月由朝廷派出的軍餉使親自發放到每一個士兵的手中,而不是交給將軍再來下發,直接就杜絕了各級軍官貪汙腐敗的可能,當然隨著軍校學子軍官比例的增加,對於貪汙腐敗這種事情深惡痛絕的軍校生是絕對不可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但是處於更深一層的考慮,蘇寧向李二陛下提出了設置軍餉使這個職位的想法。

並且為了保證軍餉如數下發,每一級士兵和軍官的軍餉數目都是明文規定的,發軍餉的時候一軍主帥和各級將軍需要坐鎮當場,監視軍餉使和那些試圖在軍餉裏麵動手腳的人,這一製度的實施讓下層士兵歡欣鼓舞,他們可不用擔心自己的軍餉被別人貪汙了,將軍要想貪汙軍餉,他們是沒地兒說理的。

這樣充分的安排之下,大唐的士兵們尤其是常備軍都不用擔心生活的問題,哪怕是最低級的士兵可以可以得到一戶人家的生活費而不是一個人的生活費,所以他們沒有必要擔憂自己的生活和家人的生活,而且隻要不是在戰鬥中,每年是可以有探親假的,沒有憂慮的前提下,他們自然會拚盡全力奮戰,拚出一個軍官,也可以光宗耀祖啊!

可是相比之其他國家的軍隊,可就沒有這樣透明的軍餉體製和軍官升級體製,大家都要擔心這個擔心那個,自古以來好男不當兵的傳統並不僅僅是中國一個國家有,其他國家都有,而且不見得就比中國的觀念要差,顯然,這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