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李淵去世(1 / 2)

蘇寧被賜予了世襲罔替的一等三原侯。

這是在蘇寧老老實實滾回家的第二天,李二陛下派了禮部侍郎作為使者來到了蘇府親自賜封的,用的是最正規的聖旨,傳國玉璽,還有嶄新的侯服和一係列的賞賜等等,嶄新的李二陛下親手所書的三原侯府的大牌匾被專人敲鑼打鼓的掛上了蘇府的正門口,門口的石獅子也被更換了,更加傳神,更加威武凶猛,當然在蘇寧看來,還是一樣的醜,一樣的充滿了李二陛下的惡趣味。

錢賞賜了無數,絹布賞賜了無數,最珍貴的蜀錦賞賜了三千匹,金銀玉石珍珠瑪瑙之類的都不認識的珠寶賞賜了幾十箱,然後給長子蘇慶仁賜了一個官位,次子蘇慶禮也被賜了官位,之前的侯爵爵位隻能蔭一子,但是現在很明顯可以蔭兩子了,蘇寧之母和蘇定方之母一起被賜予了一品誥命,李芮涵和秦梓月一起被改封為二品誥命,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連蘇府的家仆們也得到了錢和肉還有布匹的賞賜,皆大歡喜。

不過僅僅是這樣還是不夠的,蘇寧的官職雖然沒有改變,還是縱橫部左侍郎,但是卻從從三品上改為了正三品上,一下子跳躍了一個大等級,俸祿上調兩倍,勳位也從柱國升為了上柱國,最高級的勳位,大唐如今擁有這個最高級勳位的還不到五十人,蘇寧是其中最年輕的,杜荷和薛仁貴都還沒有達到柱國這個級別的勳位,現在的勳位還是很有含金量的。

蘇寧不是第一個侯爵,但是卻是第一個可以子子孫孫綿延不絕世襲罔替的侯爵,隻要不造反,隻要還有男丁,就可以與國同休,這不是什麼皇帝都可以做出的承諾。

按照大唐的規矩,長子可以承襲父親的爵位,但是承襲爵位卻是有代價的,那就是每隔一代就要降一等爵位,而大唐實行了十五等級爵位製度之後,每隔一代就要降三個級別,隻有少數情況下可以例外,比如秦瓊去世,秦瓊之子秦懷道承襲了三等公爵位,隻降了兩個等級。

其他人還是一樣的,就等於雖然爵位等級多了,但是承襲起來一樣是五代之後歸為庶人,你沒有厲害的子孫後代,五代以後老老實實做庶民,不要怪罪大唐,大唐已經仁至義盡了。

可是蘇寧的爵位就不一樣了,隻要不造反,他是一等三原侯,他的兒子是一等三原侯,他的子子孫孫都會是一等三原侯,隻要不造反,隻要還有男丁可以承襲爵位,一等三原侯這個爵位永遠是蘇家的,永遠是蘇寧這一支的,三原縣的蘇家莊子永遠是蘇家的產業,三原縣永遠是蘇家的封地,沒有人可以改變,後代帝王也不可以。

很多人都從這一次的封賞裏麵聞到了一絲不一樣的氣味。

三天之後,很多人都有的預感被證實了——大唐太上皇李淵閣下於貞觀十八年十月十三日駕崩。

蘇寧被賜封為世襲罔替與國同休一等三原侯的新聞瞬間就被搶了頭條,失去了關注度。

九年皇帝,十八年太上皇,李淵閣下生命中最後的二十七年就是這樣度過的,他一個人靜靜的駕崩了,蘇寧離開之後,他沒有吃飯,沒有喝水,甚至一句話都沒有說,李二陛下去看過他,長孫皇後去看過他,整個皇族都去看過他,他不見,一概不見,三天之後,駕崩於太上皇專屬宮殿大明宮,年七十八歲。

比之於另一個時空中,他多活了九年,不過蘇寧更願意相信,如果他有選擇的權力,他一定不會選擇多活這九年,他寧願在貞觀九年的時候去世,也不願意活到貞觀十八年。

不過,這是無法改變的。

皇帝下旨,舉國哀悼,長安城全城飄白,比之當初秦瓊回京的時候更加隆重,李二陛下一家子和整個皇族一起披麻戴孝,群臣改換素服,罷朝十日,七日不準生火做熟食,以示哀悼。

李淵閣下的靈堂設置在含元殿,偌大的宮殿,孤零零的擺放著李淵閣下的靈柩,以李二陛下為首的皇族哭聲震天,不少人當場暈厥,更有甚者幾度昏厥,幾度複醒,更再度暈厥,此情此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蘇寧和李芮涵穿著孝服,混在哭聲震天的人群中,李芮涵也被感染,淚流滿麵,而蘇寧隻是靜靜的看著李淵閣下的靈位,一聲不吭,顯然的,李二陛下也沒有哭,也沒有喊,隻是靜靜的跪在李淵閣下的靈位之下,靜靜的看著那個被自己軟禁了十八年的父親,他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蘇寧想,應該是永遠都不會有人明白的,他也不會讓任何人明白。

李淵閣下臨走之前應該是輕鬆的,解脫的,十八年的軟禁生涯,他該做的和不該做的都已經做過了,他已經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不僅他自己是這樣想的,估計李二陛下也是這樣想的,所以為了不讓李二陛下多費些心思弄死自己,李淵閣下自己弄死了自己……

真的有這樣的必要嗎?蘇寧不敢揣測,也不想揣測。

之後的事情就如同蘇寧所預料的,宮裏麵傳來消息,李二陛下太過傷心,十日罷朝之後宣布無限期的休養,宣布李承乾為監國太子,在他沒有恢複身體之前,全權處理一切國務,除了府兵兵權沒有交給李承乾之外,李二陛下不再過問任何的政務,所有的事情都由李承乾負責,蘇寧輔佐,三省長官副署姓名之後下達七部辦理,完全沒有經過李二陛下的那一條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