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暴風雨(一)(1 / 2)

剛剛逝去的胡國公武士鑊之二女被一等三原侯蘇寧納為妾侍,這個消息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占據了大唐長安城各大片區的頭版頭條,吸引了幾乎所有愛好八卦的大唐民眾的眼球,話題熱度急劇升溫,不是什麼簡簡單單的話題就可以取而代之的,這一次,蘇寧估計不用被擔心搶頭條了。

不過,似乎一切都沒有那麼簡單。

不得不說,雖然蘇寧很有勢力,很有權力,也很有潛力,乃至於到現在為止蘇寧隱隱約約有成為朝堂上一號話語人員的趨勢,但是國公之嫡女被他納為妾侍,這也實在有些說不過去,武士鑊的確沒什麼權力和太高的地位,但人家好歹是一等公爵,不看僧麵看佛麵,你這樣做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啊?

是不是有些仗勢欺人,看到人家孤兒寡母的就想欺負人家?甚至於長安城已經有了一種流言,那就是蘇寧在參加胡國公的葬禮的時候看上了貌美如花的武士鑊二女武照,所以起了色心,看著他們孤兒寡母沒有依靠,就仗勢欺淩他們,強納武照為妾侍,便有了如今的一幕。

不過這種說法在長安城沒什麼市場,主要就是蘇侯爺一貫以來都是正義高尚的代表,誰也沒看到過蘇侯爺做過什麼虧心事,從他家裏麵出來的仆人都是一個勁兒的說著蘇侯爺的好話,大家心裏也明白,寒門出身的蘇侯爺是真的為民請命的好官,怎麼會做這種仗勢欺人的事情呢?

但是俗話說三人成虎,隨著越來越多的流言的出現,百姓們已經不是主流了,主流變成了政法大學的學子和那些來長安城準備科舉考試的讀書人,他們能掌握了話語權,分為兩派,互相爭論不休,一派勢力比較小,認為蘇寧這樣做實在是有傷風化,仗勢欺人,實在是愧對於皇帝對他的信任,愧對於傳國侯爵的爵位賞賜。

另一派勢力大,認為謠言止於智者,所謂三人成虎,民智未開,極易被他人言論所左右,我等讀書人就有著引導輿論的責任,對於這種中傷詆毀他人的說法,我等更應該站在道理這一邊,我們都知道蘇侯爺的為人,乃至於政法大學的成立都和蘇侯爺脫不開關係,蘇侯爺為我們做了那麼多,我們卻還如此詆毀他,難道不是忘恩負義嗎?

兩派爭論不休,直到皇宮裏麵發布了告示,宣布蘇寧納武士鑊之女武照為妾侍得到了皇帝的允許和認同,這是武士鑊的臨終遺言,蘇寧信守了和武士鑊的承諾,這是值得讚許的事情,至於武照乃是心甘情願為蘇寧之妾侍,並無不妥之處,不過考慮到武照的身份,皇後額外開恩,賜予武照誥命身份,允許武照進入蘇氏家譜,不作為尋常的妾侍。

爭論被平息了,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為蘇侯爺的高義所感動,之前的謠言也失去了市場,而整場爭論過程中,三原侯府一言不發,並沒有任何相關的布告,府中下人出門采購的時候也是守口如瓶,一句多餘的話都不說,大家不知道三原侯府對於此事到底是什麼個意思。

當然是差點兒後院失火了!

蘇寧求爺爺告奶奶,安慰這個安慰那個,抱著這個安慰勸慰那個不要哭,哪裏有功夫管外麵的謠言?一直到倒黴的李二陛下下達布告,倒黴的長孫皇後恩賜武照誥命身份,這才讓李芮涵稍微安寧了一些,不再折騰了,但還是看到蘇寧就翻白眼,然後拉著武照“談心”,“一敘姐妹親情”,從納妾之禮結束後的當天晚上一直到如今,大半個月了,蘇寧連武照的手指頭都沒有碰到。

李芮涵好歹還有著正妻的身份,對於武照母女四人的淒苦身世也稍微有些同情之心,俠義之心稍微讓她有了些容納武照的意思,不好意思以正妻的身份欺壓妾侍,再者說了武照是國公之嫡女,身份上不太一樣,皇後還特賜武照進入蘇氏家譜的資格,這就和正妻是一樣的權利了,這樣的妾侍還的確是很少見。

靈兒和蘭兒還有月華三個小妮子就沒那麼好運氣了,也沒那麼好脾氣了,說什麼有了我們三個還不夠,還要到外麵沾花惹草,夫君簡直是不可理喻,是不是多餘的精力無處發泄,是不是覺得我們沒有魅力了,才把武照那個狐媚子給納入家中,居然還可以入家譜,簡直,簡直就……

這三位小姑奶奶一路哭二鬧三上吊,才是最讓蘇寧頭疼的,蘇寧沒工夫去碰武照,大半個月都給這三個小妮子給纏住了,都是三十如狼四十如虎,這幾個小妮子的年歲漸大,的確是如狼似虎,蘇寧沒有金槍不倒的特殊技,同時對付三個,實在是有些困難,但是不把這三個放倒,他就離不開房門,所以為了更早的和武照談談心,他決定奮起拚搏。

這就是蘇寧乃至於三原侯府沒有理睬這些謠言的根本原因。

不過蘇寧不理睬,三原侯府不理睬,不代表別人就不會理睬,接下來的幾天裏麵,血滴子秘密出動,抓捕了不少人,緊接著,七八個官員被李二陛下在朝堂上訓斥、貶官、罷免、流放,一掃之前寬和的理政態度,突然間變得有些聽不進別人的話,對於一些事情不和大臣們商議就獨自做了決定,讓滿朝堂的大臣大惑不解,又驚又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