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什麼事情可以讓蘇寧自認為被改變了整個人生軌跡,或許,就是這件事情了,如果不是因為這件事情,蘇寧覺得自己估計還不會那麼早的離開是是非非,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有人都認為蘇寧這樣做是錯誤的,但是蘇寧自己卻認為這樣做是對的,因為原本,蘇寧並沒有更高一級的想法了。
李二陛下遭遇了刺殺事件,還是在他的封地上,在三原縣,老臣們最向往的養老之所,發生了刺殺事件。
那是一個和煦的午後,退位之後的太上皇李二陛下正在和同樣退隱山林的老臣李靖一起躺在竹筏上,一邊隨波逐流,一邊小憩,不得不說,李二陛下逐漸愛上了這種生活,和當初的秦瓊一樣,卻又和秦瓊不一樣,秦瓊沒有負擔,他隻是喜歡戰場,希望馬革裹屍,但是李二陛下卻有著保證國家安定的負擔,也就是說,退位之後,就不該繼續高調。
他主動放棄了全部的權力,安安心心地做一個像模像樣的太上皇,正巧此時李靖辭官歸隱三原縣,兩個老家夥湊成了一對兒,一起享受著蘇寧曾經留下來的享受方式,褪去一身官位的李靖也沒有了當初的束縛感,貞觀四年的輝煌早被他拋之腦後,他再也不必在意那些流言蜚語,麵對李二陛下,也多了幾分灑脫。
李二陛下笑他這是終於想通了,不再去做別的什麼事情,老老實實的做一個安度晚年的老家夥,李靖的年歲可比李二陛下大了二十多歲,雖然精力不濟了,但是精神還是不錯的,釣起魚來也是很不錯的高手,一釣一個準兒,一邊釣魚一邊還給李二陛下講述當初李孝恭在這條小河裏麵釣起一條水蛇然後被蘇寧做成蛇羹的事情,惹得李二陛下哈哈大笑。
長孫皇後就在不遠的岸上,端坐在一旁,細心的拿著小刀清理李二陛下和李靖老頭子釣上來的魚,然後當場放入小鍋中悶煮,製成美味魚湯,獻給李二陛下和李靖老頭子享用,能享用到皇太後手藝的人,還真是不多,另外,蘇家兩個誥命老夫人,兩位男主人的正妻李芮涵還有秦梓月以及李靖的夫人張初塵在一旁陪同,六個女人也是笑嗬嗬的。
一切本來都是那樣的美好,因為三原縣的特殊地位,使得李二陛下也不太注意自己的安保工作,其實本來也並不需要多麼的在意,三原縣成為了蘇寧的封地之後,以占地一萬畝的蘇家莊子為中心,一切可以改變這個時代的事物開始向周圍輻射,逐漸影響了整個三原縣,然後向外擴展,影響了整個雍州,乃至於整個關中地區。
蘇家莊子也是越來越富裕,越來越繁榮,人口雖然不多,但是產值卻是相當驚人,一個莊子而已,地不過萬畝,人口不過三千,但是所產出的產值,每個季度的農稅卻抵得上很多州縣的數十倍乃至於人家一整個州的總和,整個三原縣加在一起的農稅,其數目抵得上剛剛成為大唐領土不久的遼東道的農稅總和,所以說,三原縣的富裕,不是一般二般的。
商業極大繁榮之後,農稅已經不再是大唐稅收的主要部分了,貞觀二十年第一個季度的檢查報告顯示,農稅已經降低到了整個政府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七,商稅是百分之四十五,有史以來最接近的一次,有人分析這代表著一年之後商稅就會超過農稅,成為大唐最主要的稅收,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商業的力量。
僅僅幾個月之後,李二陛下退位之後,承和元年第三個季度的稅收報告顯示,商稅已經超過農稅,占據了整個政府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七,農稅僅占百分之四十五,兩邊調了一個個兒,大唐正式邁入了商業時代,而不是繼續停留在以農業為主的時代,整個朝廷都在歡欣鼓舞,認為農無稅的時代即將來臨,他們都可以名垂青史,至於副作用,管他呢!
而三原縣就更是如此,農貿市場和小商品市場之繁榮,不下於長安城,商稅之數目相當可怕,人來人往,魚龍混雜,三原縣本身就有一支一千人的左武衛軍隊駐紮,李二陛下的行宮在這裏確定之後,千牛衛和玄甲軍加在一起三千人入駐行宮周圍,就等於一共有四千精銳士兵保護著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後的安全,時時刻刻都能看到穿著便衣卻拿著武器的人在巡查,三原縣百姓已經見怪不怪了。
這樣的安保條件之下,李二陛下大為放心,加上出一次行宮就要幾百上千人隨行,實在是麻煩,自己也不能進行的遊玩休息,所以這一次出門李二陛下隻帶上了五百精銳士兵隨行,什麼也不帶了,他覺得三原縣的安保條件足夠好,三原縣的縣府也是整個大唐最有效率最有能力的縣府,三原縣的縣令就是未來大唐朝廷的高官,連著好幾任縣令都是如此。
這一任的縣令楊岩沼是之前的縣令徐治時期的主簿,徐治升任中央官員之後,楊岩沼擔任了三原縣縣令,繼續著三原縣的傳奇故事,三原縣依舊蒸蒸日上,如果別人不說,並且沒有在意城牆的規格,或許外人就直接把這裏當作長安城了也說不定,其實也不是沒有人提出要把三原縣納入長安縣之內,但是被否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