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兩線作戰(下)(1 / 2)

大唐承和二年三月末,一個算不上好消息的好消息讓波斯小皇帝多多少少有了些期待,波羅邊境的波斯邊防軍團十萬軍隊擊敗了十幾支起義軍的阻擋,突破了起義軍設立的封鎖線,朝著皇城方向急行軍,那位他父親的舊部,忠心耿耿的老將軍,正在不斷的前進,即將成為他最大的希望和最後的希望,他知道,那位老將軍已經放棄了邊境的守備,一心一意的要保住皇朝基業,隻要保住了基業,一切還可以從頭再來。

起義軍麵對真正的精銳,長時間和羅馬軍團鏖戰的邊防兵團的確是落了下成,無論是精銳的裝備還是士兵素質,或者是指揮官的經驗豐富和勇猛善戰,要知道,這位老將軍和他麾下的軍隊可是屢次擊敗羅馬軍團的精銳之師,起義軍說到底隻是一群烏合之眾,除了少數幾隻規模比較大的尚且有一戰之力,其他的真的排不上號。

邊防兵團快速急行軍,一路上斬殺了不計其數的起義者,不留活口,投降者全部坑殺,起義首領全部以戰馬踐踏致死,殘忍的舉動讓很多弱小的起義軍望風而逃,強大一些的也不敢與之交鋒,他們前進的路上,終於沒有更多的阻礙了,承和二年四月中旬,他們擊敗了最後一支扼守在前往皇城必經之路上的起義軍,將他們全部殺死,踩著血肉往皇城前進。

這一天,也正是大唐軍隊五路全線擊破波斯最後防線的日子,十五萬唐軍加上十七萬左右的起義軍,一起擊破了波斯軍隊臨時設立起來的防線,占據了整個波斯東部的主要地區,東部十幾個行省到現在為止隻剩下最後一個,波斯帝國的半壁江山就在這個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麵被大唐軍隊徹底占據,沒有歸還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小皇帝最後的救命稻草趕到了皇城下,擊殺了數千試圖進攻皇城的起義軍,使得幾支起義軍崩潰,然後在老將軍的率領下從容不迫地進入了皇城,留下一地起義者的屍體,起義軍首領們咬牙切齒的看著這支大搖大擺的軍隊,卻沒有人敢於上前與他們一戰,敢這樣做的人已經死了。

隻有等強悍的大唐軍隊到來,等大唐軍隊來了,就可以看著大唐軍隊用那可怕的火炮把波斯政府的皇城給徹底摧毀,把那些可怕的邊防兵也給幹掉,隻有這樣,才是最後的也是唯一的出路,光憑他們自己,完全不是那十萬邊軍的對手,一路而來的敗績已經完全體現了這一點。

但是,事實上,即使那十萬邊軍進入了皇城,對於波斯帝國而言,也隻是杯水車薪,把可以調動的兵力從不到八萬變成了十八萬,又有了一個可以依靠的老將軍,可是波斯帝國整體的崩潰已經不可避免,他們隻剩下西部的三個行省和東部的一個行省,加上皇城,還不到原先領土的五分之一,其餘的領土不是被唐軍占據了就是被起義者給占據了。‘

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帝,現在已經岌岌可危,他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但是不可避免的將會失敗。

老將軍見到小皇帝之後,痛哭流涕說自己愧對了先帝的囑咐,小皇帝也抱著老將軍大哭不止,聲淚俱下的請求老將軍救救他,救救整個波斯薩珊王朝,無論怎樣,都要救下這個國家,否則他死了也沒有臉麵去麵對自己的父親和祖先,老將軍嘴上答應著,心中卻苦澀異常,帝國的現狀是怎樣的,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可是他卻不能說任何的喪氣話,他也不能說實話,他千裏迢迢而來,隻是為了完成老皇帝最後的囑托,和整個國家共存亡,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是焚毀全城,也要做到,而僅憑現在皇城裏麵的十萬邊軍和八萬京軍,並不足以應對人數上百萬的起義軍和十五萬精銳的唐軍,或者說,如果隻是有百萬起義軍,老將軍尚且有把握與之打消耗戰和持久戰,可是加上唐軍……

除非把唐軍消滅掉,或者讓唐軍退兵,否則,兩路應對起義軍和唐軍,這是不現實的,他的十八萬兵馬全部調動起來也不過可以應對一路來敵,要是一起應對兩路敵軍,那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太可怕了,他完全不能想象同時應對兩路敵軍,兵分兩路的下場是什麼。

現在的波斯帝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僅存的四個行省並不足以讓帝國擁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對於帝國威脅最大的不是起義軍那群烏合之眾,而是最精銳善戰的唐軍還有他們的火炮,僅僅一個多月,整個東部疆域全部淪陷,對於他們來說,似乎隻是輕飄飄的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已。

如果說這一切都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場戰爭已經沒有意義,老將軍之所以率軍過來,隻是為了報答老皇帝的知遇之恩,否則,他也可以向其他的邊軍將領那樣要麼卸甲歸田,要麼投降羅馬,要麼等待著投降大唐或者起義軍,或者再不濟落草為寇,嘯聚山林,邊軍二十八萬,七個主將,隻有他一個人願意率軍勤王,幸好他的威望不錯,十萬軍隊跟隨他。

如果猜得不錯,羅馬應該已經知道了波斯帝國內部爆發了嚴重的民變,或許羅馬的幹涉軍已經出發了,精銳強大的羅馬軍團,經久不衰的戰鬥力,羅馬人很好運,平定了內部叛亂,休養生息一年多,似乎又一次具備了發動戰爭的能力,強大的底蘊,強大的戰爭潛力,讓老將軍羨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