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辭官(1 / 2)

事情的真相往往出乎人們的預料,後人如何議論,如何捕風捉影,終究難以得知當初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很多事情隻要一旦過去,想要知道事情的原委,就是不可能的了,比如斧聲燭影之事,誰知道趙匡胤和趙光義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再如何捕風捉影,能給出一個讓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嗎?

“除了辭官,你再無其他的路可以走了嗎?此事雖然出自於你家中,但是你卻是毫不知情,既然李迎夢已經離開,餘黨盡皆剿滅,我不追究就是,隻要把此事秘而不宣,你又為何需要辭官離開?大不了就說成是吐蕃突厥之餘孽賊心不死罷了,萬民需要一個說法,而不是你辭官離開這裏!”李承乾對於蘇寧心灰意冷的模樣非常不快,認為這完全不是他所認識的蘇寧,於是對蘇寧一頓痛斥:“一個女人就讓你頹喪至此?你可還是我認識的蘇三明?!”

“此事並無旁人知曉,若是不將此事公諸於眾,誰又能知道?朝臣是不會說的,民間流言又沒有依據,如何得以證實?你不用擔心,此事並無大礙,待到事情稍有平息,我與二郎自會回到三原縣行宮,也就沒有人再會議論紛紛,如今朝廷事務繁多,千頭萬緒,若是離開了你,承乾怕是不好處置那麼多的事情。”長孫竭力勸說。

李承乾接著勸說:“波斯剛剛被攻打下來,那裏杜荷眼看著又要和羅馬人開戰,事務繁多,如何經略波斯?如何經略阿拉伯?種族不同,語言不通,如何將之納為我大唐真正能夠統轄的領土?我需要的不是大而化之的國策,而是具體的策略,三明,隻有你能給我策略!我不允許你辭官!”

蘇寧默然無語,默默地看了看李承乾,開口道:“我心已亂,就算是留下來,也不能盡心竭力的出謀劃策,與其讓我留在這裏形同行屍走肉,倒不如讓我離開這裏,遊曆天下,還可以為你起到震懾四方的作用,承乾,這是我最後可以幫助你的地方了,至於波斯阿拉伯和羅馬,朝中俊傑自然會協助你,我已經沒有留下來的必要了。”

李承乾怒道:“縱橫部如何處置?除了你,誰能夠掌握縱橫部而不出差錯!除了你,我如何放心把縱橫部交給別人?你才多大?我才多大!我們還有明天!還有未來!你還沒有做宰相,你還有很長的路,你都不要了,未來你都不要了!你還記不記得當初你對我說過的話!”

蘇寧說道:“現在縱橫部江南分部主管兼寒州刺史張無悔可以勝任此職,此人從十多年前的吐蕃開始就被我看重曆練,縱橫部大大小小事物已經精熟,經曆過江南及嶺南之亂,成長快速,可以托付重任,隻是其一直未曾揚名,若要授予其縱橫部尚書之職,還需要一些時間,先以其政績斐然為由召入京師,繼而將他提升為縱橫部右侍郎,待得一段時間後,許其縱橫部尚書之職,其人可以勝任,可以信任。”

李承乾一愣,大怒:“你為何如此讓我失望!”

唯有李二陛下一言不發,看著蘇寧灰敗的麵容,深深歎了口氣:“李迎夢,我確實不曾知道建成還有這樣一個私生女,若是知道,盡早除掉,也就沒有今日禍患了……承乾,你不要怪罪三明,這都是我的錯,是我當初做了錯事,遺禍至今,不僅僅害得你母親她們受傷,也害得三明到了如今的地步,都是我,都是我!”

李承乾麵色難看至極,到頭來深深歎了口氣,坐在了椅子上,歎息道:“父親,事到如今說這些還有什麼用,不管是對是錯,如今都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三明不能走,波斯之役剛剛打完,朝廷中沒有比三明更加善於應對外務和商務的官員,於公於私,我都不能放任三明辭官。”

蘇寧搖搖頭:“縱橫部的官員已經被我培養出來,可以很好的應對這些事情了,承乾,你才是皇帝,這些事情應該你做主,而不是我。”

李承乾一愣,繼而勃然大怒:“這些都不重要!我隻是不允許你這樣頹喪!這麼多年了,無論什麼事情,你都沒有像今天這樣過!突厥我們挺過來了,靈州,西突厥,吐穀渾,吐蕃,西域,遼東,倭國!我們都挺過來了,無論多麼困難的局麵,你蘇三明從來都沒有像今日這樣頹喪過!你才三十一歲!不是九十一歲!我不允許你這樣自暴自棄!”

蘇寧還是沒有任何起色,長孫眼看著李承乾如此暴怒,李二陛下一臉內疚也不打算插話,隻好站出來打圓場:“承乾,你先冷靜一下,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三明,你說你要走,那麼你打算如何處理蘇氏?如何處理今後的事情?你的子女,你的家人,你如何處置?”

蘇寧開口道:“已經決定好了,我與芮涵還有其餘妾侍以及年幼子女離開長安城,四處遊曆,母親年事已高,不堪久行,留在三原縣封地,把蘇府一應事務交給兄長打理,年長子女留下就學,交給兄長和師尊代為看管,其餘一切不變,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