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褶皺的區域,地層倒轉不是什麼問題。”也有人給出了解釋。

李唐不著急,又鋪開另外一張柱狀圖,也出現了岩層倒轉的異常現象。

然後,他又翻開了一張剖麵圖,“我找出來的這兩個鑽孔柱狀圖,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在同一條勘探線上麵!大家看看這條勘探線的剖麵圖,傾角平穩,哪裏來的褶皺?”

“還有!”

他翻開相冊,同時鋪開一張坑探地質編錄圖,“大家對比一下現場照片和地質編錄圖,明顯不對稱!照片上隻有七層煤層,然而所有的編錄圖上麵,全都一致的出現十七八層的煤層!”

經他這麼一說,大家都看出了這些不同材料之間存在的矛盾。

數百張圖紙,不放在一起對比,有時候真的很難發現這些小問題。

大家隻看到每一張圖紙畫圖工整,很是美觀,忍不住誇讚製圖人工作的細膩和認真。

劉凱盛作為公司資源評價部部長,從提出收購乾山煤礦勘查項目的構想開始,每天幾乎都是跟這些資料作伴,甚至可以說是跟這些資料睡在一起。

可以說是對這個項目資料爛熟於心。

“你說坑探地質編錄圖和現場照片不一樣這個問題,我之前也發現了,也谘詢了做過勘查的人。”

“怎麼說?”

“他們給我的解釋挺合理的,牛蹄塘組多是頁岩、炭質泥岩,岩性鬆散,在探槽或者坑探中容易垮塌,剛挖出來隔天下一場雨,全都散了,基本上都看不清具體的煤層層數和厚度。”

劉凱盛這個說法,勉強能夠說得通。

“那麼這些柱狀圖上出現的明顯錯誤,對方又是怎麼解釋?”李唐嗬嗬一笑。

劉凱盛沒想到自己會在技術問題上,被李唐質問。

他想了想,沉吟道:“在鑽探施工過程中,鑽探工人把岩心從地下取上來,需要按順序擺放在岩心箱裏麵,每一塊岩心對應的都是固定的深度。這一過程,時常容易出現問題。因為鑽探工人往往都是當地招收的民工,對於相關規範完全不懂,所以常常出現岩心擺放混亂的錯誤。”

“這也是做勘查項目的人說的?”李唐嘴角分明有一抹戲謔。

“這種錯誤,在鑽探工作中是常有的小問題!”劉凱盛有些惱怒,“不管做項目的人是怎麼解釋,我都認為這種情況很多時候都不可避免,隻能盡量減少這種錯誤。”

“嗬嗬。”

李唐坐了下來。

說起技術問題,秦建設習慣性相信專家,轉頭看向胡川來,“胡老,您看李唐的說法,有道理嗎?”

胡川來彎腰凝視著這些資料,以及李唐剛剛提出來的錯誤的地方。

不得不說,這個年輕人的說法是正確的!

可是按照他幾十年的地質工作經驗,在勘查或者作圖過程中,每一件事情都是人為,難免出現一些小小的問題。

一般來說,隻要各項工作按照相關規範開展,其中的小問題,驗收專家發現了就會提出修改意見。

不過驗收時間並不算太長,不可能每一個小錯誤都能夠揪出來。

正如劉凱盛所說的,有時候這種小小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隻要無傷大雅,沒人會揪著不放。

可是……

胡川來盯著鑽孔柱狀圖,久久不能釋懷,“他提出來的看法,有道理!如果是煤層出現問題,這個影響就大了!”

他忽然有些感謝李唐剛才的一番話,若不是李唐提出來,他都沒有發現這些錯誤的地方。

劉凱盛也沉默了。

胡川來抬起渾濁的眼睛,望著李唐,“小夥子,你剛才可是說這個項目做得極差,如果隻是找出幾個小錯誤,我認為是無關痛癢的。”

所有人,都調轉目光,望著李唐。

李唐沒有什麼心理壓力,非常篤定的說出了自己的答案:“這個項目,純粹就是造假!”

。您提供大神楓葉落在心上的重生之礦業巨頭楓葉落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