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柚的堅定不移,築成了一道銅牆鐵壁,任憑總裁再如何恩威並濟、軟磨硬泡,她都絲毫不鬆口。
換做以往,她定然會綜合考量公司栽培、多年恩情、熟悉程度等諸多因素,再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
但如今,黎鳴之死的鮮血代價,一下就驚醒了恍如大夢的她。
這世上還有許多像黎鳴這樣為夢想奮鬥的創業者,也有許多因夢想四處碰壁而踏上絕路的年輕人。
她雖幫不了所有人,但期望將來的她,能力有所及地伸以援手,為那些好理念發聲,讓好產品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林希柚執拗地鞠著躬,總裁見她心意已決,無法再強求,隻得遺憾地接過她雙手奉上的辭職信,直呼惋惜。
“感謝方總的理解和支持。”她笑著起身,滿眼感懷。
“我隻理解,可不支持啊。你這一走,這業務部又要開天窗了,我頭疼得很啊。”總裁滿臉無奈,但成大事者,自然不會揪著既定事實不放,留不住的人才,那就轉化為人脈。
他轉而關心道:“你創業想做哪方麵?”
“谘詢老本行,與維光的業務不衝突,我想做下沉市場。”林希柚如實相告,順便想借機與總裁探討一番。
“果不其然,上回你提起時,我隱有預料。”
“那是您神機妙算嘍。”林希柚笑著打哈哈,“那您能不能幫忙指點一二呢?”
“如今,品牌意識日益崛起市場潛在需求巨大,但下沉市場的實際轉化有限啊。”總裁也不藏私,細致分析各方利弊。
“各大谘詢公司都把目標客戶定在中大及以上規模的企業,是市場淘沙的結果,把谘詢放在小微企業身上是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
林希柚受益匪淺,求同存異,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我想在下沉市場裏,把谘詢步驟先簡化、再複擴。”
“對於很多起步不久、資金薄弱的小微企業而言,他們的目標是先生存下去,而不是專注於研析戰略、頂層設計等宏觀層麵的概念,那對他們來說相對遙遠且虛幻。他們需要的是,有更多機會讓大家看見產品、認識品牌。”
“所以,我想專注做小做細,講好真情實感的品牌故事,讓真正優質良心的好產品走進大眾視野,慢慢打造國貨好品牌。”
“這或許是我能為他們做的,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總裁沉默許久後,抬手鼓了兩聲掌,“心有情懷,後生可畏,我找不到不支持的理由了。”
“遇到難題困惑,歡迎保持溝通。”他主動伸手相握。
林希柚激動地回握,連聲笑著道謝:“謹遵方總教誨!”
心中大定的林希柚第一時間將喜訊告知了宋資遠,隨後邊準備工作交接,邊籌備創業事宜。
一個月後,林希柚在維光谘詢公司的工作正式落幕,總裁特地為她舉辦了一場歡送宴,宴席上大家依依惜別、互訴衷腸。
三部裏的員工們哭得稀裏嘩啦,抱著林希柚的胳膊不舍得她離開。
其他部門的領導和同事們,也紛紛舉杯來敬酒,表達祝福。
卓閱舉著紅酒杯前來,“林總,不仗義了啊,說好的並肩作戰,你卻開溜了。”
林希柚舉杯笑碰,“依然並肩作戰,隻是換了個地方。”
“看來我得多謝你,為我挪了空位啊,希柚戰友。”他笑著打趣。
“那就敬我們即將上任的卓總一杯嘍,卓閱同學。”她笑著應和。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