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原來,她早就生病了(1 / 2)

陳冬至說話的時候,一直在觀察著湯尊的反應,若是他情緒波動大,他會停止用語言和他交流。

“心理醫生根據比較科學的方式,總結來的經驗來,用邏輯分析,讓困惑的人發現一些新的視角,采取一些可能和你認知不一樣的解決辦法。

學習心理學,並不是讓自己變得多幸福,而是讓自己更多能量來麵對痛苦。

所以作為心理醫生的我,可不想做什麼救世主,而是想在你的世界,幫你瞧瞧,是否還有其他的窗戶沒有打開,提醒你一下,讓你開窗的透透氣。”

陳冬至長篇大論來介紹他的職業,是試圖來緩解緊張的氣氛,也是試圖和他走進一些,給他暗示。

心理醫生可不是因為有偷窺癖,知道別人內心情緒而愉悅。

但是他說了這麼多,湯尊依舊沒有給出任何反饋,他有些沮喪。

扯開話題,說;“根絕我的觀察戰優優女士的情況,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症專業解釋,是患者將引起他內在心裏,痛苦的意識活動或記憶,從整個精神層麵解離開來以保護自己,但也因此喪失其自我的整體性。

簡單直白點,就是人要切換不同特征的性格,來適應環境。

戰優優女士從小被人惡意的馴化,依附性很強,沒有正常成長環境,她自我本就很弱,又有暴力傾向,善於隱藏自己,唯一與外界溝通是畫畫。

她在畫畫上表現的天賦異稟,或許她不太會說話,能用的詞彙都很少,但是她畫的作品要表達內容很清晰,可惜,以前能懂的人,幾乎沒有。

那麼,她為什麼會幻想你,不幻想別人呢?

你和我說,她掉進水中,掙紮了一下就往下沉,隨後我也詢問了其他人,得知戰優優女士是會遊泳的。

她之所以不掙紮,有種假設,她當時就產生了幻覺,她以為自己是一隻魚,或者她早就有了輕生的念頭,根本不想掙紮,因為她掙紮沒有意義。

當時你把她救起來,又給她做了人工呼吸,她一直要和你親親,應該是人工呼吸對她來說是暗示,那種接觸,讓她意識到,自己能在岸上能存活,那麼我們可以就確定,前一種猜測,她掉進水裏,以為自己是一隻魚。

隨後我又去翻她往期的作品,她確實畫過一些魚,而那些魚的眼睛,和她的一樣。

那些作品的時間比較早,那麼她犯病的時間就可以推測到更早的時間。

她早就產生幻覺,但那個馴化他的人,也懂心理學,給她治療了一段時間,但似乎效果並不好。

之後她依賴湯尊先生,還總是要親親,就表示你是她的氧氣,所以她順從你,粘著你,變成你想要的樣子,就隱藏了真正她對自己。”

陳冬至一口氣說了一大段,像是做學術報告。

但他還沒說完,他翻了一頁他的筆記,繼續說;“接下來,我們就來說,她產生幻覺,覺得有一個你在她身邊。

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一種良好的反應,她不在幻想自己是魚,而是轉移了目標,這樣至少不會偷偷潛入水中的被淹死。

人一旦依賴另一個人,要成為另一個人一部分的時候,會給對方很大的精神壓力。

比如她想念你,會說出各種委屈的話,不自覺地表露出弱勢來博取同情,以達到能在你身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