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鋤草(1 / 2)

又過了一日,武安感覺腦袋已消腫,用手摸摸也沒有疼痛感。

按耐不住屋內的憋悶,天剛微亮,已經睡足的武安就走出房門透透氣。

不知是不是穿越的緣故,在完全適應這副身體後,武安感覺渾身說不出的輕鬆,精壯的身體充滿了力量。

自己的身體能爆發出多大的力量,恐怕連他自己也不清楚。

武安走到庭院中間,微微喝了一聲,打起拳來。

武安的拳腳並不花俏,初看打的稀鬆平常,但院內很快響起的一聲聲短促而有力的拳風,顯現出來的正是力量、速度和爆發力的完美結合。

隨著他的速度越來越快,若有外人在旁邊隻能看到一條雄壯的身影,眼花繚亂、漫天飛舞的拳影,耍的虎虎生風。喵喵尒説

半個時辰後,微微出汗的武安停了下來,感覺渾身輕飄飄的,神清氣爽。

前世一部電影主角曾經高喊要打十個,武安自己估量若是對手也赤手空拳的情況下,放倒二十個壯漢不在話下。

武安豪氣頓生。

“二哥打的好!”

“二哥,再打一遍。”

武毅和武勇飛快的跑到武安眼前,而四妹武娟則小手拉著侄子武溪落在後麵滿臉激動的看著他,武安這才意識到天已經大亮了,打拳的動靜也驚動了家人。

屋前的鬱氏、劉氏並沒有上前,隻是眼神複雜的看著他,似乎回憶著什麼。

武父和武平父子倆也都是天生神力,搬運糧食時兩個胳臂各夾著百十斤還能健步如飛,遠近的人無人敢惹,而武安看起來力氣是能超越父兄的。

武安不理老三和老六,隻是上前摸了摸侄子武溪的小腦袋,笑著對妹妹點點頭,徑自去打水洗漱。

母親鬱氏和嫂嫂劉氏忙著燒鍋做飯,武安就讓四妹武娟看好小侄子,領著武毅和武勇朝放著農具的小屋走去。

武安隨便拿著一把彎頭鋤頭,又遞給武毅一把,武勇則要拿一把鐵耙,兄弟三人朝村外的田地走去。

一路上問候不斷,村民看著武安都熱情的打招呼,詢問他的病情,武安都耐著性子微笑的感謝回應。

村裏住的不是同族就是姻親,所有人七扯八連總能聯係到一起,單獨的外姓人即使在後世也生活不下去。

這幾日村裏人都送了些東西,雖然東西不貴,但心意到了,這些都是人情。

武安要想成就大事,村裏所有人都用的上。

家裏田地離村裏不遠,走了大約半炷香的時間,三兄弟到了地頭。

青州屬於淮河以北,現在大量種植的主要是小麥、粟、高粱和菽。

其中粟就是北方的小米,而菽則是大豆。

武家十五畝田地主要種植了粟、高粱、菽和春小麥。

秋季糧食收獲後,農曆十月以後再種植冬小麥,現在也叫“宿麥”。

至於武安喜歡吃的稻米,因為田地是旱地,是不種植的。

武毅才不到十五歲,拎著鋤頭,望著田裏雜草茂盛,失聲喊道:“親娘啊,這麼多雜草可咋弄啊?”

武安心裏也暗暗發愁,不過聽著他的抱怨聲,趁機發作教訓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小子也讀過幾年私塾,你以為飯是那麼容易吃的。”

“要是不想幹活,你替我考個進士出來。”

幾句話堵的武毅啞口無言,腦袋也耷拉下來。

普通人家的孩子都識不起字的,因為很簡單,僅僅給先生的束脩和筆墨紙硯的開銷就不是普通人家能負擔起的。

隻有家境殷實的人家才讓子孫去私塾讀書。

武家能讓三個兒子都讀了幾年私塾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不過三兄弟對讀書都沒有天賦,簡單來講就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不是讀書的料,讀了幾年也就作罷了。

武安去販鹽後,若是沒有時間,耕種和收獲時又不能耽擱農時,一般也會在村裏雇幾個短工幫忙。

至於日常管理就需要武毅和武勇了。

他們兩個這個年紀正是人嫌狗厭的時候,若是沒有事情拘束著,還不知要闖什麼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