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徐教頭(1 / 2)

武安開始以為鄉兵需要去縣裏集中訓練。

結果三日後,丁裏正帶來了縣裏的命令,武安正式被任命為副都頭,並讓他帶著三個村的三十名鄉兵,正午後準時在武家村的打場空地集合,等候縣裏來人。

一直過了午後,正當武安等人等的不耐煩時,丁裏正依舊騎著毛驢領著一個從縣裏的騎馬軍漢來到村裏。

軍漢三十歲模樣,騎著一匹普通的黑馬,滿臉絡腮胡,頭戴一頂範陽笠子,內披鐵甲,外麵罩著有些油乎的貂袖和袍肚,腰間纏著帛帶製成的腰帶,雙腿打著行纏。

手握一把槍頭帶著雙鉤的環子槍,腰間左側佩著一柄腰刀和馬弓,腰間右側掛著箭囊,裏麵大約有二三十隻箭。

這軍漢全副武裝的樣子,一下子就把亂哄哄的鄉兵比了下去。

包括武安在內,都沒有鐵甲在身,主要是太貴配置不起。

鄉兵手裏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有拿長矛的,有的拿魚叉的,武安手裏的長刀算是好的。

看看軍漢的裝備,鄉兵再瞧瞧自己這些人的,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丁裏正先下了驢,軍漢隨之下了馬,裏正介紹道:“諸位,這位就是縣裏派來的徐教頭,這幾日徐教頭教大夥訓練。”

說完又招呼旁邊兩個看熱鬧的鄉民近前叮囑道:“牽著俺的驢和徐教頭的馬去廟裏,讓小和尚卸了鞍子喂的飽飽的,再告訴老和尚這兩日徐教頭就安歇在廟裏,讓他打掃出一間空房準備著。”

說完這些,又笑著對軍漢道:“徐教頭,還有什麼需要的盡管吩咐,俺們一定照辦。”

徐教頭板著臉道:“隻要每日三餐有酒肉吃,其他事都好說。”

丁裏正回道:“本該如此。俺先去準備,都頭先訓話吧。”

說完話笑眯眯的走了。

徐都頭走到鄉兵麵前,大聲道:“俺隻交代幾句話,兩日內必須學會辨旗幟、審金鼓、識隊列,若有偷懶耍滑者,軍法從事,那時休怪某心狠手辣。”

辨旗幟、審金鼓、識隊列是古代新兵入軍營首先必須學習的。

不過這不是在軍營,什麼旗幟金鼓都沒有,徐都頭兩手空空讓他們怎麼學?

武安上前半步,問道:“都頭,我們從沒見過金鼓旗幟,不知如何操練?”

武安有一米八五左右,正好高徐教頭半個頭,加上他身材挺拔健壯,眼神銳利,站在徐教頭麵前,很有壓迫感。

氣勢上弱了幾分,徐都頭心裏生出幾分煩躁,瞪著牛眼問道:“你就是那叫武安的——”

“正是。”

待武安答應,他直接從懷裏掏出一本冊子,舉在半空中,不耐煩道:“這本冊子記錄所有號令、軍法、軍令,汝等識字者自讀,不識字者由識字者教誦解說,一日內熟記於心不成問題。”

說完把冊子遞給武安,武安正要順手接住時,徐教頭又把手縮了回去。

武安疑惑道:“教頭——”

徐都頭咳嗽一聲,一本正經道:“這冊子是本教頭費了好大力氣買的,俺就吃點虧,十貫錢賣與你們好了。”

說完這些話臉不紅,心不跳的,一副自己吃虧他人占便宜的模樣。

武安看著他的嘴臉,真想一拳打爆他昂著的黑頭,一本薄薄的冊子竟然要十貫錢,他怎麼不去搶啊。

而且以武安的估計,這本冊子恐怕是縣裏要求分發下來的,根本和這個黑心的徐教頭無關。

可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這個差不多又是潛規則,但武安實在是不想當冤大頭,試著討價還價道:“教頭明鑒,我們都是窮苦的漁民,哪有十貫錢買冊子?還請都頭稍減一二。”

徐都頭明顯不會砍價,自己砍掉一半,不耐煩瞪眼道:“五貫錢,不能再少了。”

武安看他一副不答應就要翻臉的樣子,隻能忍氣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