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出海、巨獸(1 / 3)

眼看現在縣城附近都有流民,武安心裏有了緊迫感,他在家陪伴家人的同時,命人聯絡上了贈他鐵脊弓的馬員外,想要從他手裏購買大量的馬匹和兵器。

武安對馬員外印象很好,他送的鐵脊弓對武安的作用很大,若沒有鐵脊弓在身,他想要滅了侯家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另外馬員外提供的馬和兵器質量也很好,武安和兄弟們用的很順手。

馬員外廣結草莽英雄,本來就是為了結個善緣,當從來人口中得知武安在密州取代侯家的事,表現得十分熱切,他當場約定半月後來密州和武安交易。

武安自然不會隻在他那裏買兵器,他得知密州地方廂軍很腐敗,私底下偷賣軍馬和各種軍用兵器,從上麵的指揮使,下到普通的軍卒,偷盜已蔚然成風。

他就派高進偷偷去聯絡這些軍頭軍將,武安初始還擔心這些人有底線,沒想到這些人根本就沒問派去人的底細,隻要價錢合適,誰都能賣,甚至連朝廷在民間嚴禁的弓弩,隻要錢給的多,都可以買賣。

武安算是知道,他繳獲侯家倉庫裏的幾具弓弩是怎麼來的,這真是爛透了。

對於挖密州廂軍牆角的事,武安是絲毫沒有愧疚感,他不買,還不知道這些朝廷的兵器、馬匹流落到何人手裏呢,在他手裏,起碼他不會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當然,前提是外人不要來主動招惹他。

武安在等待兵器和馬匹的到來,所以他這段時間很空閑,他趁著有空自然要多陪陪雪娘。

這日,天氣晴朗無風,是的出海的好日子,武安趁機邀請家人和雪娘去海邊乘海船遊玩。

母親和嫂嫂猜到武安的打算,以暈船為借口表示去不了,妹妹武娟說要和兩個表妹跟著櫻兒學習刺繡,至於想去的武毅和武勇,武安沒問他們的意見,理所當然認為他們也不願意去。

接下來自然是武安和雪娘一同出行了,雪娘頭帶帷幕和圓臉婢女靈兒上了馬車,全副武裝的武安騎馬陪在右側,另外還有二十幾個護衛騎馬跟從。

這次有外人在,武安並沒有進馬車和雪娘同乘,這是尊重她,畢竟兩人還沒有成親,在外麵要保持距離。

若是兩人在一個私密空間太久,肯定會有閑話的,武安是不在乎,但對雪娘的名聲和清譽是有影響的,武安是真心喜歡雪娘的,不想外人以言語糟踐她,不想她有任何委屈。

流言是可以殺人,即使開放發達的後世,這種事在網上也不少。

有人說,國人通常是內斂的,不善於表達感情,遠不如外國人真實。

其實我們才是最有感情的,不論父母與孩子之間,還是相愛夫妻之間,外國人倒是感情外放,但過於自我,離開父母像離巢的小鳥一樣,反哺之情幾乎很少。

閑話少說。

雪娘坐在馬車裏,取下頭上的帷幕,雙手拿著一張紙,反複讀著上麵的詩,臉上掩不住的歡喜,這首詩這幾日她已能倒背如流,可是她還是不住的一次次拿來誦讀。

她也懷疑過這首詩不是武安作的,不過若真是外人作的,這麼好的詩作恐怕早就傳遍大江南北,何以外麵沒有聽說過?

而且這次來武家,她去過武安的書房,令她吃驚的是,書房內擺滿了幾百本各種類的書籍,包含兵法、史書、天文、地理等,這裏麵是應有盡有。

她問武安讀過幾本,武安說大體都讀過了,她就笑他哄她,拿了一本他正在讀的《孫子兵法》考校,不想武安真的一字不差的默誦下來。

吃驚的她又拿了一本史書,武安還是輕鬆的背誦下來,她這下呆住了。

武安隨後解釋道,他那日販鹽挨了一黑棍,病好後因禍得福,自此讀書過目不忘。

雪娘麵對鐵一樣的事實,也終於相信武安得了個大因果。

她也終於相信武安是能寫出這首詩的。

不過有這種天賦不去考科舉,真是可惜了,他的二哥要是有這種天賜神遇,早就中進士了。

武安說他誌不在此,她知道武安如今生意做的很大,也就不再多說什麼。

這幾日,她有時間就拿出來讀一讀,連跟在她身邊的靈兒都能背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