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城東麵大江水麵上。
隆隆的火炮聲不斷,硝煙彌漫整個江麵,夾雜著士卒震天的呐喊聲和喊殺聲。
吳玉寶率領水陸三萬餘眾,奪取江州城後繼續沿江西進,一路上蜀軍根本沒有進行有效的抵抗,守將紛紛主動棄城西撤。
蜀軍在收攏各地兵船彙聚鄂州城,準備在此和大商決一死戰。
隨著吳玉寶率軍沿江長驅直入,蜀軍已經退無可退。
若是鄂州再失陷,那麼西麵的江陵府就會直麵大商軍的兵鋒。
而一旦江陵城有失,那麼蜀軍不要說染指荊州,肯定會被逼回益州去。
如今蜀軍趁黨項人勾結韃靼人作亂西北,朝廷大軍軍心不穩之際,擊敗了朝廷在漢中的兵馬。
在占領整個漢中府,蜀王正躊躇滿誌準備進入關中,進一步占領長安城,完成自己夢想的大業。
而荊州的接連失利,讓蜀軍上下很恐慌。
大商軍進軍速度太快,蜀王本以為青州軍南下徐州,以及征服江南各地,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沒想到的是官軍從北到南基本上是望風而降。
江南是大周文壇薈萃之地,文人的錚錚鐵骨更是軟的一塌糊塗,未經一戰就豎起了降旗。
隨後武安在金陵稱王,直接將自己的野心暴露在世人麵前。
天下聞之震動!
武安占據江南後,並沒有滿足,不久之後派遣大軍西征。
奪取安慶城後依然不罷休,繼而向西攻陷江州城,直奔鄂州城殺去。
這讓蜀王府上下頓感大事不妙。
若是大商軍趁勢攻入蜀中,那麼蜀軍老巢就要被端了。
蜀王不要說君臨天下,身家性命也會不保。
這也是蜀王和襄王飛快修複關係的緣故。
為了抵擋住大商軍水陸兩師犀利的進攻,蜀王派遣兩萬大軍由江陵城進入鄂州城防守。
並集合附近所有的大小數百艘戰船,上萬名水軍士卒,加上陸續調回的兵馬,整個鄂州城擁有水陸五萬大軍。
而襄王方麵,他比蜀王更懼怕。
蜀軍若是戰事不利,還可以向西逃入益州苟延殘喘,畢竟可以憑借益州東麵關隘的險峻抵擋追兵。
襄王地盤主要在荊州大江以北,江漢平原一馬平川,若是大商軍北上,他基本上是無路可逃。
因此這次襄王派出一萬五千士卒增援鄂州城。
兩王聯軍有六七萬人馬,是大商軍西進兵馬的一倍,決意在鄂州城和大商西征兵馬一決雌雄。
雙方的水師首先開始在鄂州東麵二十裏外激戰。
聯軍戰船上遠程攻擊武器除了床弩,就是所謂的霹靂炮,近戰則以傳統的接舷跳幫為主。
大商戰船則全部裝備火炮,遠距離有紅衣大炮,近距離有大將軍炮。
正麵一接戰,大商水師前鋒五六十艘戰船火炮就朝對麵不停傾瀉著彈丸,在水麵不斷激起的水柱中,聯軍戰船接連被命中。
而聯軍戰船此時因為武器攻擊距離短,隻能被動挨打還不了手,在軍將的命令下下,憋屈的迎著致命的彈丸繼續駕船進攻,以求盡快接近敵軍戰船。
此時大商戰船並沒有繼續向前衝擊,反而一邊不停開炮轟擊,一邊朝東退去。
聯軍戰船拚死追擊,大商戰船則邊打邊退。
最終在大商火炮轟擊下,追擊的聯軍戰船不斷減少,不少戰船在追擊的路上被擊中,船上進水開始沉沒。
聯軍眼見損失慘重,開始掉頭逃竄,此時大商戰船開始回頭追殺。
更多的聯軍戰船被擊中,不過大商先鋒水師軍在追殺一陣後,並沒有再深入進去,懂得見好就收。
鄂州之戰前,吳玉寶推測聯軍水軍戰船若是正麵迎戰,絕不是大周水師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