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五凡人憶秦娥(1 / 1)

曆史與未來的時間差距,可以溝通,例如望月,亙古千年,如今望它,不還是有著對影成三人的憂傷?我如是。

又逢十五。

我像狼一樣在這夜閑步,月光如歲月傾訴在身上。而歲月能夠阻擋感情,在一個人的心情下。

今天隻我一個人在家,透盡了無聊和悠閑,兩種心情竟排列組合的如此恰到好處,今夜又是一個人。

兩個人呢?

今天不知道。

也許他們會更理解月光,不過是從另一方麵。

不管星子怎樣閃爍,人間依舊的悲歡離合。

幾年前在想把《楓橋夜泊》詮釋為散文時,卻聽到陳小奇的《濤聲依舊》。當然它是最好的,反複吟唱中隱隱也有這樣打算:把古人的東西用現代語寫出來。

詮釋古人,主要是讓現代人易於了解古代,而詮釋詩詞,是最能讓多數人理解的。

詩中除了有景,更是多情。

情已積累了幾千年,至今也沒有改變多少心理作用,誰不感動簾卷西風是靈犀一點通上心頭的一番滋味?

去體會古人,誰不曾有曾似相識的感覺?

今人是古人的重複,情在千古仍有驚心動魄的執著。

凡人憶秦娥,那時是怎樣的心情,而心情共有之處,便融合如一人,隻有感覺才是前生來世的輪回的真實存在。

“永恒,其實是一種感覺。”

隻有感覺才具備永恒的性質。

00

《憶秦娥》

——調寄《成龍之給我一片天》

蕭聲哀哀怨怨

誰人吹斷初弦的月

是在醒來驚覺

秦樓還是那年的樓

想起那時*清淡淡

霸橋離別折柳祝願平安

去便去休,卻留下思念

讓人總在暗夜裏憔悴長歎

閑愛孤雲一片天

清秋時了望樂遊原

黃沙的古道逶迤至山間

這一望竟是夢失天邊

音塵已被秋風斷

殘陽已西照又一天

可是對於等待守望的人兒

不管星移鬥換真情不會變

00

原詞:

簫聲咽

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

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

鹹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