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招商引資(1 / 2)

第392章招商引資

張成笑著說道:“大衛你的擔憂我可以理解,但是過去的錯誤,已經被糾正了。”

“我們再也不可能走過去的路了。”

“現在的政府非常的開明,也很有遠見,在他們帶領下,人民的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好,深市就是改革開放成功的典範,這裏的工人工資,一個月有幾百塊錢,比很多地區的國家公務員3個月工資還要高。”

“這足以證明這種政策是成功的,否則我們不會說在建立四個特區後,又開放東部沿海城市,緊跟著又開放15個長江沿岸城市。”

“另外我們的政府早就在幾年前就恢複了高考製度。”

“政府出資創辦了許多的大學,並且送很多的大學生出國留學。”

“目的就是為將來這個國家的發展,提供盡可能多的人才支撐。”

“大衛我們正在走我們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我們跟那些國家是不同的。”

張成笑著說道。

大衛顯得很驚訝,他沒想到張成一個初中都沒有畢業的農民,竟然國家頒布的各項政策都爛熟於心,這樣的龍國人大衛還是第一次見到。

大衛是個商人,覺得張成見識如此不凡,除了佩服,更對投資多了幾分興趣。

“張先生你是清河當地的官員麼?”

“官員說的話是好聽,不過在我們國家這些政客說的話是不能相信的。”

“比如我們的總統上台前,為了選票,承諾我們當選後要控製槍支。”

“可我們把票給他後,他就不認賬了,在我們國家,我見過很多像您一樣的政客。”

“他們知識淵博,能言善辯,善於舉例子,也善於承諾。”

“可是你一旦上了他們的賊船,他們就全都變了,政客全都是一群狗娘樣的。”

大衛忍不住的吐槽起來,全然忘記了,這是一場宴會。

張成笑道:“大衛先生您誤會了,我並不是政府官員,我和您一樣是一個商人。”

“我的產業主要在清河。”

“清河是我的老家,那裏環境優美,又靠近魔都。”

“交通四通八達,那裏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年紀的年輕人。”

“他們都需要工作。”

“我之所以要幫助當地引進外資,是希望我的家鄉能抓住機遇,發展起來,讓我的父老鄉親們都能過上好日子啊。”

說這話的時候,張成顯得熱淚盈眶,當然這是裝的。

老外感情豐富,隻有打感情牌才能激發他們的同情心。

大衛知道張成的身份後,十分震驚,沒想到張成竟然是一個商人。

而作為一個商人,是不需要為家鄉發展負責的,畢竟人家自負盈虧。

而張成作為一個商人,卻主動為家鄉引進企業,幫助當地年輕人找工作,幫助當地發展經濟,這是把責任抗在自己的肩膀上。

大衛豎起了大拇指又說道:“張,你的做法讓我們這些人都很敬佩。”

“畢竟你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你卻做了當地政府才應該做的事,你還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啊。”

張成十分認真的說道:“大衛先生,你們外國人可能無法理解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