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原本曆史上,自己父皇也將最喜歡的小女兒,也就是自己的皇妹太平公主嫁給了他,足見父皇是如何看重這個親外甥的。
不過那段婚姻最後有些不圓滿,這是後話。
“薛紹見過太子殿下!”
“快免禮了,你我都是一家人!要這些俗禮做什麼”
李弘趕緊扶著薛紹,此時不免多看了這個表弟幾眼。
和自己以及父皇真的有幾分像呢,都說外甥像舅,這話可真的有幾分道理。
李弘的皇姑姑一堆,可真論血脈關係,無疑城陽公主她們四姐妹才是最近最親。
看了薛紹幾眼,然後李弘的目光望向一邊,那邊太平正在逗狗。
還在逗狗,不過來逗你表哥?
原本曆史上,這兩位可是難得的恩愛夫妻,不過就因為一場叛亂,薛紹受到牽連,最後死在河南詔獄。
也是因為如此,原本和自己母後關係親近的太平公主,性格和人生軌跡完全發生了變化。
曆史上的太平公主,在薛紹死後,徹底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一個和之前判若兩人的一個人,也是著實讓人唏噓。
這一世既然有自己在,做哥哥的必然不會讓有些事情再發生了。
此時李弘還有事情,隻是和薛紹打了一聲招呼,寒暄幾句,讓他改天來東宮好好玩玩,然後就看向父皇和母後。
“父皇,母後,剛才有長安的文人才子提議在今晚夜宴上賦詩,以添氣氛。”
“這是好事!準!”
此時唐皇一個準字,整個夜宴會場已經熱鬧起來。
這樣的盛會,能表現一二,誰人肯放過。文人靠的是什麼,除了科舉,自然就是各種能提升他們名聲的聚會。
而今天的聚會無疑是大唐難得的一次盛會。
不過當高宗李治一個準字說出。
會場上忽然有一種不同的氛圍蔓延開來,一種從未有過的氛圍。
李弘也是過了一陣才漸漸察覺出來。
就是此時在場的女子和男子似乎有隱隱對抗的趨勢。
以前各種大型聚會,但凡有賦詩這種環節,女子都基本是做看客,為才子們打氣加油的。
或者女子才是這些才子奮力賦詩,博取才名的原因,不是總說才子佳人麼。
而今天,這種打氣加油完全消失,在眾多文人爭先恐後的賦詩之時,長安無論是貴婦的圈子,亦或者千金小姐的圈子,都對這些才子們嗤之以鼻,就差當場嘲笑起來。
尤其那群十一二歲的半大丫頭,此時看這些文人才子,都是用鼻孔看的。
而她們的目光此時隱隱看向上官婉兒,這個才名已經在長安漸起的才女。
李弘察覺,也是不免苦笑一聲,我的婉兒又要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了。
這算是國子監大比,母後和自己大力支持女學的後遺症麼?大概是吧!
此時女人們的內心深處,怕是有太久的抑鬱和憋屈,等著情緒的爆發吧!
“鄙人聽聞長安有一位上官姑娘,才思敏捷,在國子監大比力壓吳中才子賀季真,今晚不知道能不能見識一番這位姑娘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