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電訊!電訊!】(1 / 2)

7月31日,星期一。

華置中心的辦公室,林祖輝正在查看陸東來和楊寶林撰寫的關於‘香港電訊產業報告’。

新時代集團的綜合部門,目前已經包括:零售(喜士多便利、永輝超市)、基建(大老山隧道10%股權)、港口、電訊。

其中,港口和電訊正是林祖輝今年要籌備的領域,因為明年8號葵湧貨櫃碼頭、第2、3個移動電話牌照,都會開始招標。

看著手中的資料,林祖輝仔細思考起來:

香港電訊公司(英國大東持股)壟斷香港電訊業達一個世紀,該公司實力僅次於彙豐集團,分別控有本地固定電訊、國際電訊的專利權,有職員1.6萬人。

香港本地電話專利,將於1995年屆滿。新專利權的批給,將會有一番你死我活的較量。今年香港電訊使出一絕招,先把香港電話專利“剔成一塊肉骨頭”——即取消香港(本地)電話收費。這樣,專利權爭奪戰,無疑就是“狗爭肉骨頭”。香港電訊棄之不心痛;新專利權得主則食之無味,至少若幹年內無利可圖。

香港電訊擁有的境外電話專利,將於2006年期滿。境外電話收入才是公司盈利的大頭,可穩享16年專利權。期滿前,香港電訊將會全力以赴,力爭2006年後的專利權。

當然,本地電話專利絕非無利可圖,因為:雖然本地固定電話網絡服務的經營權,並不包括國際電話網絡的經營權。但是,任何人打國際電話,拿起電話筒撥號時,訊息首先要經過本地網絡,才到達國際電話網絡的通路(Gateway),再輸送到香港以外。同時,打進香港的國際電話及圖文傳真,原理皆同。因此,任何人使用將來出現的新網絡打出或接聽國際電話,如果新網絡是直接駁到國際電話通路,香港電訊公司都要付給新網絡經營商平均每分鍾?港元的輸送費(大概1.05元每分鍾,政府招標時會注明)。

因為本地電話專利需要1995年期滿,但估計將在1993年就會招標,此事倒不是很急!

不過,除了境外電話專利、本地電話專利以外,電訊還有一種領域——手提電話(大哥大)、傳呼機,這個領域並不屬於‘專利事業’。

自80年代後期起,移動通訊工具的革新,使香港非專利電訊業訊速發展。移動電話機(大哥大)和無線傳呼機(BB機),日益成為人際交往聯絡的必備通訊工具。

在非專利事業的通訊領域,目前是和記通訊一家獨大,目前其旗下已經擁有100個傳呼站,為23萬家客戶服務,占領香港傳呼市場50%的份額;而和記電話亦占有香江總量55%的蜂窩式移動無線電話服務,目前已經有5萬多個客戶。

林祖輝之所以現在開始介入,那是因為知道明年港府將撥出兩個移動電話牌照,香港電訊肯定有一個牌照,那麼剩下的一個牌照自然就會陷入激烈的爭奪當中。

當然林祖輝也知道,後續還會牌照頒發,甚至很快就會經營CT2即第二代移動電話的牌照。

所以,今年他要將新時代集團的‘時代電訊’形成一定的規模,先從最簡單的傳呼機牌照入手,然後迅速搭上擁有‘歐式數碼係統GSM’技術的英資或歐洲公司,再參與明年的移動電話牌照競標,並推出GSM移動電話。

沒技術不要緊,那就找有技術的公司合作,最好是英資公司,有利於中標。

沒經驗不要緊,那就馬上收購傳呼公司,當年和記足足收購了七家傳呼電台,並首先推出無線電話,一舉奠定了非電訊專利領域的霸主地位。

所以,新時代集團隻要有錢,一樣可以在這個行業分一杯羹。

下午。

綜合部門負責人兼集團董事的陸東來、時代電訊的總經理楊寶林,兩人來到林祖輝的辦公室。

林祖輝說道:“電訊部門都已經組建完整了吧?”

都已經將市場調查做出來了,顯然新時代集團已經籌備了不少時間了。

楊寶林連忙說道:“已經組建完整了,傳呼電台公司的資料也準備好了。”

林祖輝點點頭,說道:“那好,迅速發起對傳呼電台的收購,明年港府就會頒發移動電話牌照,我們必須有一定的實力,才有資格插手這個領域。所以,你們在進入傳呼領域的時候,還得考慮和歐洲電信商合作,這樣我們才能推出GSM移動電話!”

楊寶林似乎準備很充分,所以說道:“嗯,今年都能完成您給的任務。”

林祖輝滿意的說道:“那就好,集團資金充足,如今我們各方麵都要抓,各方麵都要硬!”

“好!”

陸東來其實有些奇怪,集團資金真的充裕嗎?

就算充裕,但以老板的花錢速度,年底債務怕是都一百億以上了吧!

待楊寶林離開後,陸東來才說道:“老板,海陸貨櫃那裏對於我們提出的合作,非常感興趣,並打算拜訪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