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林祖輝的威名】(1 / 3)

香江。

1990年1月22日,星期一。

林祖輝來到華置中心的辦公室,其實他上周六的下午便已經回到了香江,不過他對自己的高管們很自信,所以理所當然的和家人度過了一個周末。

上次去美國和加拿大公幹,他旗下的高管們便將公司打理的井井有序,所以此次去內地待了半個月,他並沒有覺得不放心。

而且這種情況將是出現常態,以後林祖輝會經常全球飛來飛去的。現在的他好比是個精神象征,隻要活著公司就不會亂,會按照他已經製定的策略發展。

來到辦公室後,林祖輝並沒有急著工作,而是一邊看報一邊喝茶。手下們也知道他的習慣,沒有急事也不會太早來彙報工作。

他讀報的速度很快,並不是他在囫圇吞棗,而是他的記憶力、腦力優秀。正因為如此,他每天要看差不多十份報紙左右。

最喜歡看的報紙,當然是自家的財經報紙《經濟日報》,同類型的報紙《信報》他也是每天必看。

一則普普通通的新聞,讓林祖輝注意力停下來,國際黃金價格為415美元每盎司。

他的半吊子金融水平告訴他:美元與黃金呈負相關,美元升值,黃金就會下跌,因為黃金是一種避險工具。

而在今年二月份左右,日本的泡沫戳破,‘美元升值、日元貶值’是林祖輝前段時間投資外彙的一個大方針。目前他個人買入了價值200億的美元/日元(20億本金)、新時代集團也買入了50億的美元/日元。

一時間,林祖輝在考慮要不要做空黃金!

香江的黃金業非常發達,1974年香港政府解除黃金進出口管製,由於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相配套的軟環境,一時世界金商雲集,香港遂成為世界四大金市(另三處是倫敦、紐約、蘇黎世)之一。香港金市由三部分組成:當地傳統的香港金銀貿易場、香港倫敦金市場、香港黃金商品期貨市場。香港金市每天交投量平均約達80餘萬兩,總價值約2億美元。

這麼多與金業有關的公司,這麼高的交投量,意味著香港炒金之風熾盛。黃金買賣投機性較大,受供需關係、政治、戰爭、貨幣貶值升值,以及大戶造市等諸多因素影響。金價起伏較大,猶如證券市場,黃金市場也被稱為投機者的樂園。金價暴起暴落之時,有人發達,有人破產,觸目驚心。

幹了!

正好他個人現在還有不少現金流,以及新時代集團也需要再減持減持債務。

本來他想繼續買入美元/日元外彙的,不過一想到他在外彙上麵賺那麼多,此次又投資的稍微大,還是分散投資比較好。

“咚咚”敲門聲響起。

助理李珂帶著總經理陳斌,第一個來到林祖輝的辦公室。此次陳斌去內地,提前回到了香港,已經在香港工作了一個禮拜了。

坐下來後,陳斌彙報道:“老板,九巴已經同意將荃灣總站,放在‘荃新天地’那裏!而且,新鴻基好像避開了荃灣新市鎮,不打算在荃灣投資商場網絡,並宣布在新界的屯門、上水、元朗建立商場網絡。”

林祖輝點點頭,說道:“很明智的選擇,換我也不會在荃灣繼續硬碰硬。我們集團不考慮在各大新市鎮建造大量的商場網絡,而是專注荃灣新市鎮的商業霸主地位。”

荃灣是香江最大的新市鎮,目前人口就已經接近50萬,後世更是高達80萬。所以,林祖輝占領了這個新市鎮的商業市場,比占領新界其它好幾個都管用。

所以,新時代集團先在瀕海的舊輪渡填海地段,打造一個純購物中心;然後又籌備在北邊的區域打造一個規模龐大的商業綜合體,投資將高達60億~80億。

一旦這個項目完成,荃新天地(購物中心)、荃灣廣場(商業綜合體)、全·城彙(大型住宅區),三個項目將呈現倒‘品’字型,屹立在荃灣瀕海的一端。

這個大項目的交通非常方便,港鐵的荃灣西站、荃灣巴士總站、小巴總站、輪渡碼頭,都在那裏。

很NICE的投資!

陳斌說道:“嗯,他們畢竟已經失去了先機,而且我們已經向港府遞交了意向書,若是換地,我們肯定是第一選擇!”

香江政府有個法例,政府會參與征地,隻需八成業主同意,便可以申請法院強製執行。目前楊屋道那邊業主不算多,港府本來就有意改造,所以很快就會將那邊的土地騰出來,然後通過換地權益書批給地產商。

當然了,港府也不是‘白給’地產商土地,首先換地權益書本來就是港府頒發的‘換地憑證’,具有價值性;其次,換地權益書都是當年補償新界農民的,所以換到的土地隻能是住宅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