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伊始,紐約曼哈頓。
富利地產投資管理公司,已經搬遷至自有物業——公園大道245號。
會議室裏,林祖輝望著華洋參半的高級職員,覺得這個配置很不錯;裏麵不少洋人高級職員,都是原來奧林匹亞約克公司的管理層,在裏切曼的介紹人加盟富利地產投資管理。
“會議開始吧,先說說‘富利1號’投資的項目目標!”林祖輝淡定的說道。
在二月下旬,新時代集團順利私募5億美元的商業地產基金,林祖輝將這隻基金交給了富利地產投資管理公司進行管理。當然,林祖輝是在親自布局投資方向。
富利地產投資管理副總裁larry(拉裏),進行了彙報:“BOSS,按照公司的投資大方向,我們找到了一個不錯的項目。”
林祖輝點點頭,然後示意繼續。所謂大方向投資,就是優先考慮紐約大學周邊的商業物業,而且最好是零售物業,即購物中心、商鋪。他剽竊了巴菲特的創意,認為學校搬不走,那麼周邊的零售物業自然也會很快轉旺。
拉裏認真的彙報道:“RTC集團(美國資產重組托管公司)在上個月透露出消息,一塊紐約大學城的零售物業打算出售,該物業目前無杠杆的收益率為10%(即不貸款購買)。”
不貸款收益率為10%,其實是偏低,意思若是貸款購買,減掉利息支出,收益率可能更低!
就在林祖輝覺得不是特別理想的時候,拉裏接下來的話,讓他眼前一亮。
“通過我們的調查,發現這個零售物業最大的客戶,占據著20%的出租麵積,但是每平方尺租金他們隻需支付5美元,而其它租客的平均租金為70美元每平方尺。”
這就拉流量的做法,這個最大的客戶一定是自帶流量的大企業,所以才讓原來的物業主如此讓步。這種情況在商業地產中,非常常見。
比如倫敦‘金絲雀碼頭’項目的前期幾幢寫字樓,也有大量的超低租金的租客,這是希望帶動整個項目的繁華的必要操作。
香江當然不需要,能給大企業打個八折,就已經是很大的讓步了,誰讓香江是寸土寸金。銅鑼灣的租金,是曼哈頓第五大道的兩倍。
林祖輝馬上問道:“最大租戶的合同什麼時候結束?”
拉裏說道:“還有九年到期”
九年到期,這個最大的租客不可能搬走,畢竟長期建立的老客戶是一筆重大財富。那麼,若是按照2001年租金,瞬間可以讓這九年的時間收益率提升至35%左右,因為這期間其它租客的租金也是在漲的。
70美元每平方尺每月,實在太廉價了,而銅鑼灣的商鋪已經是200~300美元左右,一旦美國經濟轉旺(應該就是今年開始),大學城附近的零售物業租金自然也可以提高。
林祖輝點點頭,說道:“繼續說下去,我很有興趣這個項目!”
拉裏高興的點點頭,將這個物業的地理位置、總麵積、總售價,一一做了介紹。
總計是9.02萬平方尺,售價在4億美元~4.2億美元區間。
非常理想的價格!若不是歐美經濟糜爛了三四年,那裏會如此便宜。
林祖輝做事一向果斷,馬上詢問道:“你們之中,有過零售物業管理經驗的人,請舉手示意一下!”
一眾富利高級職員紛紛舉手,高達七成左右,看來俱是商業地產管理豐富的高級職員。其實,華人置業的商業地產管理經驗,也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團隊,這幾年不僅引進了國外的管理經驗,還因地適宜的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