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獲利千億】(1 / 2)

時間匆匆,轉眼來到十月中旬。

倫敦,Orange公司總部。

歐洲第二大電訊商——曼內斯曼的高層,齊聚英國第三大的電訊商——Orange,雙方正在進行最後的談判。

原來:早在兩個多月前,Orange公司將計劃出售的口風吹出去,立馬引來歐洲第一大電訊——沃達豐,以及歐洲第二大電訊——曼內斯曼,兩家電訊上的爭搶。而如今,誠意最高的當然就是曼內斯曼,雙方已經進入到談判的尾聲了。

Orange公司原本是時代通訊的子公司,後來和‘和記通訊’的歐洲業務進行了合並,形成兩家港資經營英國第三大電訊商的局麵,有霍建寧主導,袁天凡輔助。

沒辦法,兩家港資電訊要是再在英國競爭下去,即會造成不良影響,亦會投資更多。目前,時代通訊占Orange公司的27%股權,和記通訊占24%股權。

兩家公司之所以決定出手Orange公司,也是林祖輝和李超人商量的結果:

他們認為電訊產業出現三個現象∶1、話音服務越來越普及,增長速度雖然很快,但行業競爭太大,使到邊際利潤可能減低;2、數據傳送服務的比重越來越大,增長速度的百分率比話音要高很多;3、在科技通訊股熱潮的推動下,流動通訊公司的市場價值已達到顛峰。”

還有一個巨大的壓力是,Orange公司雖然已是英國的第三大,但也幾乎隻能是第三大,激烈的競爭已讓公司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而且競爭還在越來越激烈。

歐洲的前兩大電訊巨頭英國沃達豐(Vodafone)和德國曼內斯曼(Mannesmann)都已把英國市場作為必爭之地,正為爭奪龍頭地位打得不可開交。

而所謂老大和老二幹架,最後把小三幹死的案例,在古往今來的商戰中,也都是屢見不鮮的事。

不容樂觀,甚至危機已現的局麵中。

但是,是‘危機’,更是‘轉機’——Orange公司有作為第三的不足,也有作為第三的獨特價值——沃達豐與曼內斯曼,誰能買下Orange公司,誰就可以成為真正的老大。

如能激發兩家競買Orange公司,一定能賣個好價錢,這就有了兩個多月前的事情——Orange公司放出口風有意出售。

兩家都不急,但沃達豐和曼內斯曼卻非常急,特別是曼內斯曼。

霍建寧不愧是談判好手,很快將曼內斯曼的高層們興致調至高朝,讓談判朝著順利的方向進行。

“福賽爾總裁,35億美金的現金、28億美金的貴公司發行的三年期歐元浮息票據,這個條件我們已經接受;但考慮到Orange公司的用戶數量和增長速度,我們還要10.5%的曼內斯曼股份。如果你們同意,今天我們就可以簽署合約。我可以提醒你,很快沃達豐也會接受這樣的條件”

現金加浮息票據,足足480億港幣,而曼內斯曼原本隻願意再加10.2%的股份(目前價值約580億港幣左右)。

霍建寧說的沒錯,這個條件會讓沃達豐很快答應,屆時雙方又會陷入競爭。不過,香江兩位大佬已經傳來消息,最好在十月份達成交易。

很顯然,林祖輝和李超人都看到了危機。

曼內斯曼的高管立馬交流起來,0.3%的差異,就可以決定誰是歐洲第一大電訊商,他們已經非常心動。

良久,福賽爾隔著會議桌,伸出右手,並笑著說道:“OK,恭喜我們達成一致。”

就這樣,時代通訊和和記通訊兩家財團,將手中的51%Orange公司,以1100億港幣左右的價格出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