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富山的院子裏出來,雪更大了,我騎著三輪車回到貓耳朵兒胡同。
敲了敲門,小蠻姑出來開門,我推著三輪車進去,小蠻姑拿手拍了拍我身上的雪粉,又抓了我的手看了看:“凍瘡越來越大了,我給你買了蛤蜊油,還有一雙皮手套,下次戴上。”
“得嘞。”
“這幾天會大雪,別去收貨了,路不好走。”
我笑了笑:“喲,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學會關心我了。”
“你現在是我們家的頂梁柱,我當然要關心你了,這個月的夥食費、房租給我交一下。”
“???”
沒兩句話本性就暴露了,我假裝沒聽見,朝著北房走去:“師爺,您瞧我今天收了什麼。”
姚師爺在北房抽煙,起身走了出來:“什麼呀?”
我從三輪車上把那塊四方體的石頭抱了下來,小蠻姑看了一眼,滿臉不解:“你弄一塊兒石頭回來幹嘛?”
“我懷疑這是一隻石函,師爺,您給看看。”
我把這塊石頭收回來的時候,就拿自己的秤稱了一下,重量不對,這是一塊正方體的石頭,邊長都在20厘米左右,那麼它的體積就是20的三次方,而漢白玉的密度一般在2.65-2.75,最好的漢白玉,密度也隻有2.93。WwW.com
取一個最小的密度,2.65來算,如果這塊漢白玉是實心的,密度乘以體積就能得出重量,那麼重量21200克,42斤4兩。
可我稱的重量,隻有32斤。
差了10斤4兩,也就是說,裏麵肯定被掏空了一部分,所以我才猜測是石函。
而富山的家人,根本掂量不出來,因為他們估計沒有概念,這麼大塊的漢白玉應該多重,而這麼重的東西,手感是有偏差的。
姚師爺雙手捧在手裏,掂了掂,笑道:“還挺有分量的。”
拿回北房,放在桌上,看了半天,他試圖想要打開,甚至拿了菜刀過來,沿著石塊的那條縫隙插了進去,撬了幾下,沒撬動,不過他也得出結論,可能真是石函。
“什麼是石函啊?”小蠻姑懵逼的問。
我解釋:“解釋石頭做的匣子。”
如果不是石函,我想不出這是什麼東西,說是石凳絕無可能,因為表麵雕了雙魚,雙魚周邊還有團花圖案,凹凸不平,作為坐具,屁股能舒服嗎?
要說頂柱墩,上下兩麵也不該雕刻紋飾,而這塊漢白玉上麵是雕了雙魚的,門墩子又沒這種小的,20厘米的東西,擺在門口能好看嗎?
何況作為石墩子,一般都是實心的。
想來想去,隻有石函最有可能。
可是打不開啊!
“這哪來的?”姚師爺問。
“富山家。”
“哦,古泉八大家,他給你的?”
“不是,他人沒了,這是他遺物。”
一聽遺物,小蠻姑比較緊張,她怕老爺子可能遇到髒東西又要犯病。
因為下了雪,我趕著回家,也沒想到這一點。
好在老爺子比較平靜,歎了口氣:“我記得富山不到六十吧?這就沒了?”